文档详情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堂导入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3-11-26约2.2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导入教学设计 ——许昌市建安区长村张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赵娟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能写出描写景物的作文,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已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学情分析】 实际教学中,对学生描写能力的培养,是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不能追求面广量大,否则会导致浮泛而不扎实如蜻蜓点水,如浮光掠影,无所收效。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只选择了景物描写这一小部分,力求开口小而挖掘深,为以后更重要的人物描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思路】 课堂导入之前,组织学生开展“手机摄影比赛”的活动,学生拍摄出很多优美的景物,这刚好是学生写作的最好的触发点。课堂一开始,就展示学生“最美窗外—手机摄影大赛”的作品,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因此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生进行“描写景物”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课前我们开展“最美窗外—手机摄影大赛”的活动,已经有许多作品展示出来:许昌丞相府秋菊的烂漫,枫叶的绚烂,桂花的香甜,还有双龙湖游园的静美……各种窗外之景美不胜收,大家能把它们描写出来吗?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二、【“景物描写”是什么】 课件出示;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描写景物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三、【探究“写景”的方法】 (一)写景方法:抓住特征 描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 课件出示; 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春》 (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抓其“形”,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雨细、密和闪闪发亮的特点。)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 (白色的激流,绿色的潭水,写出山水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的情态。)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与朱元思书》 (描绘了山间泉流、鸟啼、蝉鸣、猿叫的声响,勾勒出一支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 小结:抓住景物特征是写好景物类文章的前提。 (二)写景方法:调动感官 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1.课件出示: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 师:作者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2.课件出示: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 师:“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角度描写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小结:景物的特征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等方面来着笔,也可以调动感官来发现景物的“个性”特征。 (三)写景方法:变换角度 师: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我们可以变换写景的角度。 1.课件出示: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 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所见,“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仰视所见,素湍、回清为动态,绿潭,倒影为静态。绝谳多生怪柏是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为动。俯仰结合,动静相衬之中,景物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课件出示: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 师:作者选择朝和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活动,猿鸟的鸣叫穿越了薄雾,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画面灵动,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小结: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四)写景方法:融入情感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描写景物时,要融入情感。 1.课件出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师: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明月人的情态和动作,传达出诗人对朋友王昌龄的同情和关心。 2.课件出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师:作者用高度凝练的笔墨,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