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计学》第九章 统计指数和因素分析.ppt

发布:2017-07-25约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 第一节 统计指数概述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二、统计指数的种类;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所研究现象的数量规模变动 2)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所研究现象的质量水平变动 3.按指数所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分为: 1)动态指数:由两个不同时间的经济量对比形成的. 2)静态指数:同类现象水平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上对比的结果,反映现象在不同区域的差异程度。;三、统计指数的作用;第二节 综合指数的 编制与应用;一、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1.编制综合指数的基本方法:先综合,后对比。 2.两个概念: 1) 指数化指标: 2) 同度量因素: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二)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2.帕氏指数 帕氏指数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水平上,也称报告期综合指数,简记为P 。计算公式: Pq= PP= [例]P235-236 ;(三)马埃公式和理想公式;2. 理想指数 简记为F,理想指数是对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几何平均。计算公式: FP= Fq= ;(四)固定权数综合指数;三、综合指数的主要应用; 2.不变价法编制的工业生产指数 编制步骤: 1)对各种工业产品分别制定相应的不变价; 2)计算各种工业产品的不变价产值; 3)计算全部工业产品的不变价总产值; 4)将不同时期的不变价总产值对比,就得到相应时期的工业生产指数。;(二)产品成本指数;(三)空间价格指数; 2)理想指数公式 假定以B为对比的基准: ;(四)股票价格指数;第三节 平均指数的编制与应用; 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 1.平均指数:总指数的基本形式之一,用来反映复杂现象的总变动。 2.基本方法:先对比,后平均。先通过对比计算简单现象的个体指数,再对个体指数赋予适当的权数,而后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总指数。;3.分类: 按指数的型式和权数的不同划分 1)算术平均指数计算公式: 2)调和平均指数计算公式: ;3)几何平均指数计算公式:;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二)调和平均指数;平均指数的主要应用;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 1)消费品分类及代表规格品的选择 A)分类:八大类,下设251个基 本分类。 B)代表规格品选择的原则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 (A)环比价格指数 第一,基本分类(中类)平均指数的计算,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基本分类(中类)价格环比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Gt1,Gt2,…,Gtn分别为t期第1个至第n个代表规格品的环比价格指数。; 类别(大类)及总指数的计算 类别(大类)及总指数逐级算术平均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I类= I总= 公式中, i-1表示上期各类商品的消费比重。;(B)定基价格指数; 定基价格指数和环比价格指数的关系:;(二)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3.计算公式 以报告期实际收购额为权数的调和平均指数: 公式中: 4.编制程序:先计算各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然后依次计算小类指数、大类指数直至总指数。;第四节 指数体系 与因素分析; 指数体系的概念 1.指数体系:指数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体系。 2.作用: 利用指数体系可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各种因素变动,以及它们对总体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