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21单元 旅游地理课件.ppt

发布:2017-07-06约4.3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评价 位置和交通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优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能够提高旅游区的可进入性,使游客“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也就是要让游客来得方便、在旅游区逗留期间活动方便以及结束游览后离开方便。位置和交通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 3.客源市场评价 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市场。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其中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 第二十一单元 旅游地理 考纲考点扫描 考查频度 命题趋势 全国卷        地方卷 1.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 2013·课标Ⅱ,42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5年5考 1.趋势分析:某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及假日旅游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2.热点预测:2017年可能仍以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旅游对区域的影响为主,题型仍将是综合题,分值为10分 2.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评价与旅游活动规划 2016·课标Ⅰ,42 旅游发展原因 2016·课标Ⅱ,42 旅游价值及开发条件评价 2016·课标Ⅲ,42 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2015·课标Ⅰ,42 旅游活动规划 2015·课标Ⅱ,4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2014·课标Ⅰ,42 旅游活动规划 2014·课标Ⅱ,42 旅游开发规划 5年6考 3.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3·课标Ⅰ,42 旅游开发应注意问题 2012·课标,42 世界遗产及其保护 5年4考 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 类型 定义(判断依据) 种类 举例 意义 核心 自然旅游资源 在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现象 地质地貌景观 科罗拉多大峡谷 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景观 气象气候景观 黄山云海 水文地理景观 黄果树瀑布 生物景观 黄山迎客松 人文旅游资源 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 建筑景观 长城、园林 更多表现为教育方面的意义 建筑景观 文化艺术景观 碑刻 风土民情 傣族泼水节 疑难突破 [问] 1.黄山、庐山为什么宜夏季观赏? 提示: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景色优美且富有变化,兼有避暑之效。 [问] 2.旅游景观欣赏时追求“天时”、“地利”和“人和”你知道其含义吗? 提示:“天时”指景观观赏时机的选择。 “地利”指景观最佳观赏位置的选择——距离、角度和动态。 “人和”——领悟自然和人为的和谐。 规律总结 [问] 3.说出下景观欣赏的时间。 北京香山红叶—— 钱塘江大潮—— 青海鸟岛—— 峨眉山“佛光”—— “冰城”哈尔滨—— 金秋时节 农历八月十八 五月 特定的气象条件 冬季 小试身手 [问] 4.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甲       乙 a、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 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 (1)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什么类型? (2)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答案 (1)a城市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为自然景观;b城市旅游资源主要为人文景观。 (2)b城市很多文化景观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非凡性更加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突出;且b城市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 1.旅游资源利用并不一定具有永续性。 大多数旅游资源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本身不会随着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消耗掉。但是,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并非是绝对的,只有在适度开发和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2.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并不等同。 旅游资源不等同于旅游景观,旅游景观是旅游资源单体的组合,是山、水或建筑等旅游资源之间的组合。 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欣赏并不一样。 自然景观是一个综合性的审美对象,对它的欣赏涉及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多方面知识。人文景观体现了人类文化创造的特征,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 1.培养审美情趣,激发人的好奇心。 2.提高审美能力,积累文化素养。 3.优选观赏角度。 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1)观赏距离的选择 观赏位置 旅游景观 观赏效果 远 望 远眺 峰峦 雄伟、峻秀、奇特 丘陵地区的梯田 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的完美结合 俯瞰、远望 江、河、 大海 观其旷景,体会远望情趣 近 看 平视 城市中的湖泊 湖周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