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子沟通谈人际关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雙贏的親職教育 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饒夢霞教授 前言: 親子溝通是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一、親子溝通的「六要」與「六勿」 Dos Don’ts 要誇獎 要信賴 勿錯時溝通 勿轉嫁情緒 要傾聽 要討論 勿急躁行事 勿相互指責 要觀察 要合作 勿動輒打罵 勿標籤批評 二、親子溝通面面觀 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溝通 許多父母所認為的溝通其實是「說話」與「命令」。 溝通比說話複雜,也更為重要,溝通希望達到以下幾 個目的: 1.理性層面:說明陳述事務,進而表達見解與想法, 使得彼此的想法接近。 2.感性層面:表明自己對於對方的感覺、態度與情感, 也希望能夠喚起對方的正面回應,使得 彼此的感情相融。 3.關係層面:希望經由溝通以維繫、增強親子之間的 關係,進而使得家庭更加地凝聚。 二、親子溝通面面觀(續) 溝通的六大要素 想要溝通順暢,減少溝通的障礙,就得每一個溝通要素 都能夠考慮完整,減少問題。現在將溝通的六大要素整 理如下,並且以親子關係為例加以說明: 1.誰:誰在表達意見與想法?父母是否鼓勵孩子表達他們 的意見? 2.說什麼:說話的主要內容為何?說話時想要表達哪些理性與 感性的成分? 3.針對誰:父母表達的意見與感受主要是針對孩子或是父母自 己的? 4.如何傳達:溝通是透過書面文字或是口語當面表達的?溝通 時配合哪些表情、手勢與肢體動作? 5.效果如何:孩子對於父母溝通的反應是什麼?父母採取什麼 方式應對? 6.什麼干擾:親子溝通的干擾與障礙是什麼?是否屬於時間與空間 的因素?是否設法排解? 三、人際關係的十項原則 先與自己相處,再向外推展與別人相處 1.自我關係:調整看待自己的眼光,學習與自己相處。 2.接納自己:認識自己的優缺點,保持不卑不亢。 3.肯定自己:自愛始能受人擁戴,越來越可愛。 4.以和為貴:秉持「情理法」的原則,在互敬、互信、 互諒與互助的基礎之上尋求人我之間的和諧。 5.外圓內方:行為上面是廣結善緣,內心之中則是堅持原則。 圓=圓通=通情達理的正直人 圓≠圓滑≠矯揉造作的濫好人 (對於小是小非可以通融,但是大是大非則不能通融) 6.溝通:並非存心說服對方,而是捐棄成見、尊重對方的 立場與意見,理性而誠懇地雙向溝通。 三、人際關係的十項原則(續) 三、人際關係的十項原則(續) 7.關懷:蘊含友誼與溫情,關心對方的感受、困難、需求 與願望,並且給予適當的回應,獲得對方的尊重 與合作。 8.讚美:必須及時、具有誠意,不是刻意地討好。「越誇 越好,越罵越笨」是助人建立信心之必要法則。 想要批評時,必須顧及對方的立場與顏面,提出 誠懇的、善意的、具體的、建設性的改善意見, 方能令對方接受批評而不傷和氣。 9.禮節:不可以表面化,而是心存敬意。 禮節的四大功能:和諧→守秩序→守分→謙恭 10.幽默:充滿信心的神情與幽默的語氣,說話會贏得他 人的尊重。 多給別人一份關懷,一份尊重; 多給自己一些自信,一些幽默。 三、人際關係的十項原則(續) 四、溝通與口語表達 無效的溝通技巧 1.假的保證(false reassuring) 2.搪塞、反對(disagreeing) 3.不斷地提出問題質疑對方(probing) 4.一昧地勸告或是建議對方應該怎麼做(advising) 5.將對方的煩惱視為普通小事(belittling feeling expressed) 6.轉移話題(introducing an 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