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概念 审计证据的种类 审计证据的特征 审计证据的获取 一、审计证据的概念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⒈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会计帐簿、记帐凭证、各种发票等会计记录中所含有的信息; ⒉其他信息:内容广泛。包括: 二、审计证据的种类 实物证据(Physical evidence) 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所取得的、用以确定某些实物资 是否确实存在的证据。 书面证据(Documentary evidence) 是指CPA所获取的各种书面文件为形式的一类证据。它包括与审计有关的会计证据及其有关的非会计证据。又称为基本证据。 外部证据 内部证据 电子视听证据 录音 录像 磁带、胶卷 光盘 电子邮件、电子聊天记录等 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的关系 三、审计证据的特征 1、充分性( Sufficiency ) 数量要足以证明审计事项的真相以及支持审计意见。 主要与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受错报风险的影响 与客户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关。 所测试的单个项目也影响证据的充分性。 2、适当性 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 仅与所选用的审计程序有关。扩大样本规模或选择不同的总体项目并不能提高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2)可靠性: 外部独立来源﹥其他来源; 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控制薄弱时。 直接获取﹥间接获取、推论得出 例:下列审计证据中,哪个最为可靠? A.银行对账单 B.销售合同 C.购货发票 D.管理当局声明书 E.应收账款回函 F.律师声明书 G.股东大会会议记录 H.审计业务约定书 四、审计证据的获取 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实施下列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一)风险评估程序; (二)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 (三)实质性程序。 (3)观察 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 局限性 (6)重新计算 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 如:计算销售发票和存货的总金额,加总日记帐和明细帐,检查折旧费和预付费的计算等。 5、信息生成和储存方式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审计程序的性质和时间可能受会计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生成和储存方式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保存某些信息以供查阅,或在可获得该信息的期间执行审计程序。 某些会计数据和其他信息只能以电子形式存在,或只能在某一时点或某一期间得到,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这些特点对审计程序的性质和时间的影响。 分析性程序的概念 分析性程序的性质 分析性程序的目的 (一)分析性程序的概念 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比如:比较本年和上年的毛利率 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二)分析性程序的性质 1、实施分析性程序时,应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与下列各项信息比较: 以前期间的可比信息 被审计单位的预期结果或CPA的预期数据 所处行业或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其他单位的可比信息 2、还应考虑下列关系: 财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财务信息与相关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 3、分析程序的方法: 简单比较 比率分析 结构百分比分析 趋势分析 (三)分析性程序的目的 用作风险评估程序(强制要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帮助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异常变化,以识别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 ——一般集中于帐户层次 注:此阶段应重点关注关键的帐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形成合理预期,并与客户记录的相比。 特点:主要是对帐户余额变化的分析,并辅之以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用作实质性程序(不是必需程序:为什么?) 当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时使用。可减少细节测试工作量。 原因:1、并非所有认定都适合运用。 2、若数据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可预期关系,将无法运用该方法,而只能用检查、函证等方法。 3、对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细节测试同样可实现实质性分析程序的目的。 用作总体复核(强制要求) 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使用,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合理性做最终把握,评价报表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而未被发现的可能性,考虑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以便为发表意见提供合理基础。 ——一般集中于财务报表层次 ——如果识别出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应重新评估全部或部分重大错报风险,据此重新评价之前计划的审计程序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