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蝈蝈教学案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蚂蚁和蝈蝈》教学案例
祝小芹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理解“满头大汗”“自由自在”等词语的意思。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观察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多媒体出示蚂蚁和蝈蝈)教师板书课题。
2.蚂蚁和蝈蝈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词语宝宝呢,我们就开火车读吧!(出示词卡)(教师随即评价)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用两个小动物引入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火车认读词语,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爱竞争的性格。
二、学习板块 (一)
(一)合作探究
学习第一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文中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指名说一说)
1.夏天,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天气真热。(出示:夏天真热)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话?指名读一读。谁能读出真热的语气来。再指名读一读。
2.看,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齐说
3.请小朋友自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后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4.这么热的天, 蚂蚁还在搬粮食, 他们搬得辛苦吗?从哪个词看出来?出示词条:满头大汗
5.它们是怎么搬粮食的?(指名说)
6.看看图,除了背和拉,小蚂蚁还用了什么办法搬粮食?
7.小组讨论:天气这么热,蚂蚁干嘛非要热的满头大汗的搬粮食?
8.小朋友来演一演小蚂蚁们正在搬粮食,搬得满头大汗。(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指导学生朗读。
(二) 展示交流
1.有感情地读第一自然段。
2.多么聪明勤劳的小蚂蚁呀, 谁来夸夸他们?(指名夸一夸)
3. 练习说话,启发想象。
大扫除时,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 ,有的( ),个个( )。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首先从图入手,调动学生由说到读的兴趣,再在品读和表演感受中理解蚂蚁搬粮食的辛苦,并一边看图一边想,明白蚂蚁搬粮食的方法很多,最后通过读、说去感悟人物形象。插图与课文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使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语言训练相得益彰。图文的协调配置,还具有引起想象、启发思维的作用。
三、学习板块 (二)
(一)合作探究
自读第二自然段。
1. 正当蚂蚁干的满头大汗的时候, 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他们是谁?
2.蝈蝈为什么要笑蚂蚁呢?(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指导朗读。
3.蝈蝈是怎样嘲笑蚂蚁的?可能会说些什么?蚂蚁听后是如何回答的呢?(发散思维)
蝈蝈嘲笑蚂蚁对吗?为什么?我们来开个小小辩论会吧!
4.那蝈蝈会如何享受生活呢?他们为什么要躲在大树下呢?(指名说一说)
5.噢,大树下多凉快呀,在树荫下唱歌、跳舞、拉琴、做游戏,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这就叫“自由自在”。
你会用“自由自在”说一句话吗?(提示:谁在哪里自由自在的干什么?)谁来读读蝈蝈的表现?(指名说一说)
6.蝈蝈自由自在的乘凉,看到蚂蚁在劳动不但不夸他们,还嘲笑他们呢!
指名读。重点指导“傻瓜”蝈蝈为什么要取笑他们呢?你觉得蝈蝈怎么样?(同桌说一说)
(二)交流展示
1.男女生分段读课文, 可以加上动作。
2.说说你愿意当蚂蚁还是蝈蝈,为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蝈蝈不肯劳动,只知道享受,还自以为聪明呢!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3.蚂蚁和蝈蝈在夏天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吗?板书:蚂蚁勤劳 蝈蝈懒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想象、辩论,能够准确地理解这里“笑”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劳动并不可笑,不劳动懒惰才真正可笑。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寒冷的冬天到了,小朋友听,听到了什么?(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多冷啊,谁来读好这句话?
2.这时,蚂蚁和蝈蝈分别在那里干什么呢?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听清要求,用横线画出蚂蚁生活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蝈蝈生活的句子。
3.你觉得这时蚂蚁过得怎么样?板书:又饱又暖
谁来读这句话,把蚂蚁舒服过冬的情景读出来。(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4.(出示多媒体画面)蝈蝈在哪里呢,过得怎样呢?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5.(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指名读,读出蝈蝈又冷又饿。板书:又冷又饿
6.男女生扮演蚂蚁和蝈蝈读蚂蚁生活的句子和蝈蝈生活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这一点出发,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悟读、演读文本。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而且读出人物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结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