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习题课件第三章 第七节 第一课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习 题 精 讲 科 学 七年级上册 (浙教版) 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 第1课时 地形的类型、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1.各种地型的特点 山地:海拔一般在____以上,并且相对高度超过____。 高原:海拔一般在____以上,顶面__ __。 丘陵:海拔一般在__ __,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____,相对高度一般在____以下。 平原:海拔一般在____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____。 盆地:盆地四周____,中间____。 500米 200米 500米 平坦宽广 200米~500米 缓 100米 200米 小 高 低平 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1)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__ __和____起伏的状况。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__ __。等高线密集,坡度__ __;等高线稀疏,坡度__ __。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__ __也不一样。 海拔 地势 高低起伏 较陡 较缓 形态 (2)地形与等高线特点 山顶:等高线呈__ __,由外向内海拔__ __;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__ __凸出;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__ __凸出; 鞍部:两条等高线凸出相对应的地方; 陡坡:等高线__ __处; 缓坡:等高线__ __处; 峭壁:等高线__ __处。 封闭状态 增高 高处 低处 密集 稀疏 重叠 地形的类型 4.(2分)构成我国地形分布骨架的是( ) A.河流 B.山脉 C.高原 D.盆地 5.(2分)陆地地形中,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较低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B D 地形与等高线 7.(2分)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8.(2分)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 A.绘图纸张的大小 B.地形海拔的高度 C.地形的相对高度 D.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D D 9.(2分)下列一组等高线判读正确的是( ) A.山脊 B.山地 C.山峰 D.山谷 C 10.(9分)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和B两地的地形部位均为 。 (2)甲(图中粗虚线范围)和乙(图中粗虚线范围)中更容易发生滑坡的是____,其判断理由是 峭壁(陡崖) 甲 海拔较高,山体较陡 一、选择题(5×5分=25分) 11.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C 12.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为( ) A.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B.为交通运输提供便利条件 C.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D.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A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B.丘陵是指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地 C.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 D.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顶面平缓的高地 B 1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 B.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 D 15.小华同学从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CB比DB坡度更陡 B.A处比D处海拔低 C.E处是山脊 D.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A 二、简答题(18分+8分+9分=35分) 16.(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 __;C.__ __;E.__ __F.__ __。 虚线A、F中,可能存在河流的是____。 山脊 峭壁 鞍部 山谷 F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____;等高线稀疏,坡度____。 (3)G地的海拔高度为____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米。 较陡 较缓 200 100 17.读图甲等高线地形图与图乙实际地形图,请填上对应的配对字母。 a.____ b.____ c.____ d.____ e f g 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