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实验.pdf
实验一本体聚合——有机玻璃的制造
1.实验目的
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并观察整个聚合过程中体系粘度的变化过
程。
2.实验原理
本体聚合是不加其它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
聚合。本体聚合的产物纯度高、工序及后处理简单,但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粘度
增加,聚合热难以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同时由于粘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
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
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
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为克服这一缺点,现一般采用两段聚合:第一阶段保持较低转化率,这
一阶段体系粘度较低,散热尚无困难,可在较大的反应器中进行;第二阶段转化率和粘度较大,
可进行薄层聚合或在特殊设计的反应器内聚合。
本实验是以甲基丙烯酯甲酯(MMA)进行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平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固体,具有高度透明性,比重小,有一定的耐冲击强
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以MMA进行本体聚合时为
了解决散热,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
起的体积收缩问题,工业上采用高温预聚合,预聚至约10%转化率的粘稠浆液,然后浇模,分
段升温聚合,在低温下进一步聚合,安全渡过危险期,最后脱模制得有机玻璃平板。
3.实验仪器及药品
1)仪器:
三角瓶50ml1只
烧杯1000ml1只
电炉1KW1只
变压器1KV1只
温度计100℃1支
量筒50、100ml各1只
试管10mm×70mm1支
烧杯400ml1只
制模玻璃100mm×100mm2块
橡皮条3mm×15mm×80mm3根
另备玻璃纸、描图纸、胶水、试管夹、玻璃棒若干
2)药品: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新鲜蒸馏30ml,BP=100.5℃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重结晶0.05g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分析纯(CP)2ml
4.实验步骤
1)制模
将一定规格的两块普通玻璃板洗净烘干。用透明玻璃纸将橡皮条包好,使之不外露。将包好
的橡皮条放在两块玻璃板之间的三边,用沾有胶水的描图纸把玻璃板三边封严,留出一边作灌浆
用。制好的模放入烘箱内,于50℃烘干。
2)预聚制浆
在洗净烘干的三角瓶中,加入30mlMMA、0.05gBPO及2mlDBP,BPO完全溶解后,将三角
瓶放入水浴中,逐步加热至90~92℃,保温(注意:聚合过程中,需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之
均匀散热并感知浆液的粘度),当浆液粘度如甘油时,立即取出三角瓶,在盛冷水的烧杯中冷却
至40℃左右,立即将预聚浆液注入模中,另取一条描图纸封住模子的最后一边。
3)低温聚合、高温聚合
将注有浆液的模子放入50℃烘箱内低温聚合,当成柔软透明固体时,升温至100℃下继续聚
合2h,使之反应完全,然后再冷却至室温。
4)脱模
取出模子,将其放入水中浸泡少顷,撑开玻璃板,即得有机玻璃平板。
5)爆聚
可取一部分预聚浆液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