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力化学2.pptx
由于单体用量已超过了溶解度,聚合速率随单体用量增加而增大,因
而共聚反应不遵循溶液聚合(均相反应)的规律。文章证明反应机理是非均相聚合。
4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Na盐或K盐在不加其它引发剂即可发生
聚合,单体本身起力引发剂作用。
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MMA等分子在力作用下不发
生聚合,需加入添加能生成自由基的物质(金属、盐类、氧化物)
才能进行力聚合。
第四章溶液中的力化学反应
概述:溶液的力化学反应主要是指在高速搅拌(高剪切速率)下和在超声辐照
作用下产生的力化学反应。前者可视作纯机械力引起的力化学反应,而后者并非直接的机械力的作用。
聚合物的超声降解和共聚反应
超声的频率范
围:
次声波:16Hz以下
可听声:16~20kHz
超声波:2x10⁴~109Hz
特超声:10⁹~10¹2Hz
聚合度
声波作用时间,小时
图227聚合度为3600(1),2000~2460(2)及1505(3)的
聚苯乙烯(苯溶剂)解聚与声波作用时间的依赖关系
有同一个极限分
子量。
1954年德国人Henglein用聚丙烯酰胺和丙烯腈进行超声共聚反应,首次用超声
方法合成了PAM-AN共聚物。
1956年Allen研究了PS+PMMA超声的共聚。
1933年Flosderf等人发现了一些天然高分子(明胶、淀粉、阿拉伯胶)溶液经
超声波辐照后粘度降低,他们把粘度的降低归因于聚合物分子链的断裂。随后Schmid等人详细地研究了聚合物(PS)超声降解现象。
分别计算了大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摩擦力:
情况a.假定大分子可视作数量为n的固体球体,运用修正的Stokes方程,计
算摩擦力:F=6·π·η·r·V·n
其中,η-流体粘度,r-球体半径,V-超声引起的流体速度
PS苯溶液体系:η=10-4NSm-2n=3000(相对分子质量300,000)
r=3×10-10mV=0.5m-1
F=5.3×10-⁹N当d,≈d降解程度小。
使C-C键断裂所需的力为4.5×10-9N,所以摩擦力作用的见解似乎是正确
的。
a.大分子在溶液中不动,溶剂分子在超声作用下与之摩擦
b.大分子和溶剂在超声场中一起运动
4.1聚合物的超声降解机理
1.Schmid和Mark的聚合物大分子与溶剂的摩擦力导致降解的理论
Schmid考虑了两种情况
情况b.F=Nm-单体分子量,w-超声角频率,NA-阿佛加德罗常数
F=8.1x10-16N不足以使C-C键断裂。
2.空化作用
超声空化是指液体中的微小泡核在超声波作用下被激活,表现为泡核的
振荡、生长、收缩及崩溃等动力学过程。
对于超声强度为I在传播介质中产生声压:
Pa=PAsinwtPA为声压振幅
在空间发生相应的交变增减:
I=PA²/2pc其中p和c分别为介质密度和声速
当溶液受到超声辐照时产生压力起伏,当在负压相时,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
形成气泡,当负压足够大时超过液体的内聚能,液体内出现空穴,并一直增长至负声压达极大值(-PA),在相继而来的正压相,这些空穴被压缩,其结果一部分空穴泡崩溃,另外一部分空化泡持续振荡---空化作用.在空化崩溃时,从中心辐射出的强烈的冲击波,空化泡内达到高压(1600atm)、高温、冲击波:压力迅速升高随后指数变化的压力降,大量事实证明聚合物的降解与空化作用有关。
聚合物分子在空化作用时受到:冲击波作用、高速梯度激流、高压和高
温(对高分子影响较小)。
3.热点理论
是建立在超声空化作用基础上的理论,在压缩相和空化泡崩溃时,产生高温和高压区热点:
Pmax=P[P(r-1)/P]/r-1
Tmax=T₀Pm(r-1)/P
T₀-环境温度,Pm-崩溃瞬时的液体压力
P-空化泡达最大尺寸时的压力,r-气体比热比
由于热点的存在,聚合物在超声场中降解表现了类似的热裂解产物。
Ref:M.GutierreyandHenglein,J.Phys.Chem.
1988,92,2978-2981
热裂解产物的产率甚至高于主链断
裂的产物产率。
(PVP)M
PVP在300kHz超声辐照的产物
Jw
2
Ref:P.Kruus,Ultrasonics,Sept.1983,2978
超声引起的4类反应:
1、对通常反应的加速作用
2、有机溶剂中的反应
3、聚合物的降解
4、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Ref:A.He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