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工程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教学课件第09章 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pptx

发布:2022-09-18约4.69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第二编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09 第九章 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 目 录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具有悠久历史和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诉讼调解与和解贯穿于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本章与第三编审判程序中的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公益诉讼与第三人撤销之诉、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有着密切联系。 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法院调解的性质;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的区别;法院调解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的不同。 本章教学重难点: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异同;法院调解的程序;调解书的效力。 本 章 导 语 第一节 法院调解 (一)法院调解的概念 法院调解,又称诉讼调解,是指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他们之间发生的民事权益争议,通过自愿、平等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 一、法院调解概述 第一节 法院调解 (二)法院调解的特征 1.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活动。 2.法院调解必须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3.法院调解的主持者是法院的审判人员。 4.法院调解形成的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或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一、法院调解概述 第一节 法院调解 (三)法院调解与判决的关系 1.法院调解不是解决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即并非一切诉讼案件都必须经过法院调解。 2.对于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接受调解的,不能违背调解自愿原则强制进行调解。 3.法院审理下列三类案件不适用调解:(1)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2)涉及婚姻等身份关系确认性质的案件;(3)其他根据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案件。 一、法院调解概述 第一节 法院调解 (三)法院调解与判决的关系 4.对于当事人以拖延诉讼时间为目的要求调解的,在查明其目的后应当及时判决。 5.对于根本没有达成调解协议可能性的案件,或经过调解以后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也应当及时作出判决,以防久调不决。 6.对于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调解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15条的规定处理。 一、法院调解概述 第一节 法院调解 (一)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法院进行调解时,必须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不得违背当事人的自主意志强行启动调解程序,以及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方案。 二、法院调解的原则 第一节 法院调解 (一)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具体表现在程序与实体两个方面: 1.在程序方面,自愿表现为法院采用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除离婚等必须进行调解的案件以外,对于任何案件进行调解,都必须首先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即不论是调解的启动还是调解的进行,都需要征得当事人双方的同意,在当事人双方自愿的条件下进行,不得强迫调解。 2.在实体方面,自愿表现为当事人双方对调解协议的内容,即实体民事权益的处分必须自愿,且属于真实意思表示。 二、法院调解的原则 第一节 法院调解 (二)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法院调解不仅必须依法进行,而且调解的过程以及调解中达成协议的内容也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所谓符合法律的规定,具体表现在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 1.在程序方面,法院调解的启动、方式、步骤以及调解协议的达成与调解书的制作、送达,均应符合法律规定。 2.在实体方面,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法院调解的原则 第一节 法院调解 (三)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是指法院调解应当在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基础上进行。 法院调解不是无原则地“和稀泥”,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体现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法院调解虽然对案件事实清楚的要求程度不像判决那么高,但也应做到事实基本清楚、是非基本明确,否则调解方案的提出和内容的审查就没有依据,既难以使当事人接受,也无法保证其合法性。 二、法院调解的原则 第一节 法院调解 (一)调解的启动 1.启动方式。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启动或法院依职权主动启动。 2.启动时间。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在第一审程序的立案阶段、审前阶段和庭审阶段,以及在第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中,都可以对案件进行调解。 三、法院调解的程序 第一节 法院调解 (二)调解的进行 1.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人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2.法院调解时双方当事人都应当出庭,调解的场所可以是法院,也可以是当事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 3.当事人申请不公开进行调解的,法院应当准许; 三、法院调解的程序 第一节 法院调解 (二)调解的进行 4.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法院可以准许;调解协议约定一方不履行协议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法院应当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