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美丽的颜色》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9课《美丽的颜色》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9课《美丽的颜色》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本节课选自第二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课文《美丽的颜色》的阅读与理解,二是课后练习与拓展活动。课文讲述了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的过程,展现了科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执着与坚韧。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课文大意,把握居里夫人的科学探索过程。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居里夫人的情感变化。
3.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美丽的颜色》,学生能够积累科学探究的词汇,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句式,提升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居里夫人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理解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增强对科学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4.实践参与与创新:学生能够通过课后拓展活动,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实践操作和创新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词汇量和基本的科学素养。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八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实验和发现过程通常具有较高兴趣,他们好奇心强,愿意探索未知领域。在能力上,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大意。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好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需要更多具体的案例支撑。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居里夫人的科学探索过程时,可能会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实验步骤感到陌生,难以完全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对于课文中较为深奥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居里夫人的情感变化,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解释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同时,部分学生在总结课文要点和进行拓展活动时可能会遇到思维局限和创造性思考的挑战。
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案例研究作为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通过讲授法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精神。接着,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就课文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时,引入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居里夫人的科学实验过程,增强体验感。在教学媒体使用上,利用PPT展示课文重要内容,通过视频资料展示居里夫人的实际生活和实验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决心和智慧。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故事,她用坚韧不拔的精神探索科学的奥秘,为我们揭示了“美丽的颜色”。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9课《美丽的颜色》。
二、课文朗读与初步感知
1.现在,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她有什么重要的发现?
2.同学们,刚才朗读的同学读得非常流利,我们了解到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居里夫人,她发现了镭元素,这是一种具有美丽颜色的元素。
三、课文内容探究
1.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是全文侧重点的语句。
2.现在,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找到的侧重点语句。比如:“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居里夫人终于在实验室里提炼出了纯净的镭元素。”这句话体现了居里夫人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3.同学们,居里夫人在发现镭元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居里夫人面临资金不足、实验设备简陋等问题,但她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战胜了困难。
4.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比如:“她的手已经被酸碱腐蚀得不成样子,但她仍然坚持实验。”
-学生分享后,教师总结:居里夫人的坚韧和执着,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真实写照。
四、深入分析课文
1.现在,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请大家分组讨论:居里夫人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居里夫人的坚定信念、严谨态度、不懈努力等品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同学们,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情感变化?比如:“她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居里夫人在发现镭元素后,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五、课堂小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