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纵断面设计3-1.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面的展开图即为路线纵断
面。
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
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任务:研究纵断面线形的几何构成及其大小与长度。
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
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
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
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
地面高程:中线上地面点高程。
设计高程:
路基高度:横断面上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高差。
路堤:设计高程大于地面高程。
路堑:设计高程小于地面高程。
纵断面设计内容:坡度及坡长
竖曲线
设计高程
(1)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
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
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标高。
(2)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
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
采用行车道中线处的标高。
(3)城市道路设计高程
指建成后的行车道中线路面标高或中央分隔带中
线标高。
第二节 汽车的动力特性与纵坡
汽车的总体构造
F
t
一、汽车的动力因素和最大纵坡
(一)汽车的驱动力
汽车的动力来源:
汽车行驶的驱动力来自它的内燃发动机。
在发动机里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经过传动系变速和
传动,将曲轴的扭矩传给驱动轮,产生M 的扭矩驱
k
动汽车驱动轮旋转,驱使汽车行驶。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
大多数轿车盛行。
结构紧凑、整车质量小,地板地,高速时
操纵稳定性好。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大、中型客车盛行,少数轿车也采用。
室内噪声小,空间利用率高。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
传统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部分轿
车和客车采用。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方程式赛车和大多数跑车采用,有利于获得最
佳的轴荷分配和提高汽车的性能,少数大中型客
车采用,把卧式发动机安装在地板下面。
全轮驱动(nWD)
越野汽车特有的布置形式,通常发动机前置,
在变速器之后的分动器将动力分别输送给全部
驱动轮
*组成:
FR形式: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
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
1.发动机曲轴扭矩M 及发动机转速特性
发动机输出的功率P与产生的扭矩M 的关系:
M n
N (kW )
P
9549
M n 2r M n
N
P
r 60 1000 9549
T
r
M
发动机转速特性曲线:
N-n 曲线、M-n 曲线
东风EQ-140发
动机外特性曲线
发动机转速特性经验公式:
n n 2 n 3
功率 N N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