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信息技术教学中电子档案袋评价原则.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05 教学研究
刍议信息技术教学中电子档案袋评价原则
☆ 董自明
电子档案袋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 外一篇文章的文字修饰、段落调整、页面设置,评价综合
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是当前国外教育实践中应用十分 运用 Word2000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广泛的一种新兴的评价方法。它一方面能够记录学生成
二、可操作原则
长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
步;另一方面,档案也为教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丰富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在服务器中为每个学生以他
多样的评价材料,使教师能够更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 们的名字建立文件夹,在其中再建立一年级至六年级六
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个子文件夹,再在每个子文件夹中设置以下五个子文件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指出:“信息技术教学 夹:
评价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 其一,学习记录。其作用是跟踪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活
式,但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 动,收集与学生学习行为相关的信息,其中课堂学习记录
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1]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电子 的文件夹里,以记录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完成作业、进
档案袋评价,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 行创作时所走过的足迹。由于信息技术课一般是不留课
的成长足迹,督促学生经常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方法,培 后作业的,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我们设置了课
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为 外学习记录文件夹。[3]
了更好发挥电子档案袋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必须遵循 其二,我的作品集。主要收藏每节课教师布置的任务
以下几个原则: 和完成的电子作品,也可存放未完成的以及平时制作的
作品。
一、目的性原则 其三,学习随笔。主要以文本的形式记录学生学习过
程中的体验与反思。
目的性原则又称方向性原则。其主要内容是指开展
其四,学习资源。存放预设的学习资料及搜集的资料
教育评价必须首先明确评价目的,使教育评价充分发挥
等。
其导向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
其五,学习评价。用来记录他人的评价,主要包括教
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
师、家长评价、同伴对自己的学习、作品创作的评价。
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2]
给
新课程的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三、多元化原则
育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
新课程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强调评价者不
艰巨任务。评价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
仅仅是教师,评价对象也可以作为评价者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