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诊断·心理咨询技能.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综合使用各种方法 综合的方法往往针对人的心理的各个方面,针对人的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比如,实行宣泄,领悟根源,调整认知,矫正行为,模仿学习等等。 3、抓住咨询方法的关节点。每种心理咨询方法都有自己的适应症,及各自运用的关节点,把握这一关键就抓住了要害。比如精神分析方法的关节点是突破阻抗,找到潜意识;行为主义疗法的关节点是确立靶目标;合理情绪疗法的关节点是发现求助者非理性观念。 4、把握心理咨询方法的发展趋势。近几十年来心理咨询发展趋势有以下特征: 第一,在模式上,由单一心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发展。 第二,在关系上,更强调求助者的主动意识和自身潜力实现倾向,寻求平等,共同参与。咨询的过程,重点 在于直接改变求助者,而帮助求助者改变他们自己。 第三,在机制上,更突出自我认知因素的作用。咨询的过程就是调整求助者认知结构的过程。 第四,在方法上,一方面是原有方法的提高及新方法的诞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各种方法的整合。现有各种方法都有其一定的效果,也都有局限。整合是更高层次的建构、创造、融各种方法的优点于一体。 第五,在内容上,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开发人的潜能,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完善,将成为心理咨询的宗旨。 第六,在队伍上,将由从事医学、心理、教育、社会学等各种工作而又接受过心理咨询专业训练的人员组成,形成多学科、多层次、有分有合的体系,并广泛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 关于心理咨询过程中如何恰当使用药物问题。一般说来,①对于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应主要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②对已发展为精神病的,在用药物控制住症状,病情有所好转或恢复期时,可多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③对严重的神经症患者,可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相配合,在用药物控制、减轻症状的同时,应积极地开展心理咨询;④对症状较轻、时间较短,心理因素比较明显的神经症,则还是应以心理咨询为主。 使用精神药物本身并不是心理咨询的方法,如果咨询师仅停留在使求助者服药,实际上只是一种门诊,把心理问题药物化,可暂时地减缓求助者的症状,但是,如果没有深入探讨引起问题的原因,加以调整,问题依然存在,那么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停药后心理问题又可能再现出来。 (六)恰到好处地运用非言语行为来提高咨询效果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求助者的活动包括两方法: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行为。言语表达是咨询双方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建立关系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咨询中占有主要的、不可缺少的地位。 第一阶段 心理诊断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调整求助动机,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核心阶段) 是分析、解决问题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是各种咨询技巧、各种咨询流派的具体干预技术的使用。 第三阶段为结束巩固阶段。咨询师要帮助求助者巩固咨询成果,适应结束咨询的情况,把咨询中学到有关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咨询师的个体咨询技能 (一)调动求助者内在的积极因素,提高求助者自信心和自助能力。 1、倾听求助者的叙述 倾听包括认真地听、有兴趣地听、不带偏见和框框地听、先不作评判地听、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倾听时,不仅要听懂求助者表达的意思,还要听出弦外之音,或隐含的意思。对求助者讲的内容应予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并作适当的呼应:如“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噢”,“是的”。 2、给求助者积极关注(Positive regard)亦称正向关注、积极关怀等。意思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或长处予以有选择的关注。也就是对求助者抱有一种信念,即求助者是可以改变的。他们身上总会有一定的长处、优点,存在着那种向上成长的动力,相信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外界的帮助,他会导致积极正向的改变。 积极关注既是一种观念,亦是一种方法。它有助于建立咨访关系,促进沟通。积极关注往往能全面认识自己和周围,看到自己的长处、光明面和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信心、走出迷雾。 积极关注应立足实事求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并应注意去开发求助者的潜力和价值。 3、发现求助者的亮点并予以鼓励,这种基本看法、基本态度会影响咨询整个过程。而且咨询师应设法启发求助者学会自己鼓励自己。 4、增强求助者改变自身的信心和积极性。咨询师要通过言语给求助者鼓励、打气,同时应通过自身的行动来树立形象,包括咨询的态度和技巧,如果咨询的态度镇静,语气自信,在倾听的基础上,抓住问题要害,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指导,求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