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龙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pdf

发布:2017-08-09约5.4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马龙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金春林,丰家文 (云南省马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龙655100) 马龙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半山区农业县,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突出的战略 地位。马铃薯是马龙县三大粮食作物(水稻、玉米、马铃薯)之一,在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马铃薯产业现状 马龙县认真落实曲靖市“双六工程”建设,确立实施“3个3工程”,加大了对马铃薯发 展的指导力度。在省、市大力支持下,马龙县农业局按照“建基地、强龙头、引良种、树 品牌、扶大户、建协会、带农户”的总体思路,。通过加强与省、市科研推广部门之间的联 系,加大脱毒良种推广力度,积极开展新品种选育,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 省、市重点科技项目,举办高产示范样板;扎实开展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全面促进了马 铃薯产业发展。马铃薯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14.17%,总产(折主粮)4 998.6万妇、占全县粮食总产33439.8万kg的14.95%;较“九五” 毒品种覆盖率达60.3%,总产量6 6 825万元。产品销往广东、四川、贵州等省市及省内滇西地 596万奴),实现总产值2 区,出121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为“子弟”、“嘉华”、“上好佳”等企业提供了大量 的加工原料,丰富了周边县市集贸市场、种薯市场。马铃薯已成为全县绝大多数农户主要 的经济来源,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具体表现为: 1.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引导农户扩大种植面积 万hm2,增加O.28万hm2、增产103.7%。 1.2面向市场、推广良种、提高品质 由“九五”期间单一的米拉品种,逐渐形成以合作88号、3810、利薯6号、实生薯系 列、会一2号等优质脱毒加工型及菜用型良种互为补充的产量高、品质优、市场适销的多 元品种结构。 1.3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推广单垄双行高产栽培、马铃薯专用肥、晚疫病综合防治等重点科技措施,提高马铃 144.5 薯单产。“十五”末的2005年马铃薯平均产量1 1112,较“九五”期间平均产量 kg/667 作者简介:金春林(1974一),男,农艺师,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E-mail:ynmljel@yahoo.c..om.ca 一88— l010 m2,增加134.5 kg,/667 kg、增产13.32%。 1.4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 引导农户生产经营观念健康转型,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马铃薯生产管理水平,良 种、良法的增产、增效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S实施冬季农业开发,提升马铃薯在小春作物中的地位 000 “十五”期间小春马铃薯从无到有,累计推广种植0.1万hm:,实现社会产值近2 万元,成为小春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利途径之一。 1.6加强科研研究 与省、市科研部门积极开展协作攻关,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研究。 筛选出了适宜马龙县种植的专用型品种利薯6号、3810、夏波蒂、布尔班克、中甸红、荷 兰7号等,与曲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选育出特色品种靖薯1号;马铃薯专用肥、晚 疫病综合防治、单垄双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提升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和农民增 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品种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县马铃薯生产发展以高产、鲜食及饲用为主要目标,各种专用型品种极 少。马铃薯品种普遍存在干物质含量低、薯形不规则、芽眼较深,表皮不够光滑等缺陷, 难以适应国内外加工企业和东南亚等国家出口市场发展的需求。致使农民生产的马铃薯销 路比较狭窄,而加工企业所需原料又严重不足,马铃薯品种结构矛盾突出。 2.2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种薯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经过农业部门的努力,脱毒良种的推广应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m于脱毒种 薯繁育体系不健全,不仅没有生产脱毒苗和微型薯的设备及场所,而且没有稳定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