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高中地理 2.3 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发布:2025-04-01约3.1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高中地理2.3常见天气系统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1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讲解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高中地理必修1中2.3节“常见天气系统”,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类型、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通过学习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研究和模拟实验,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天气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认识到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天气系统的反作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类型,如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系统等。

-理解天气系统形成的基本原理,包括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的作用。

-掌握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现象的影响,如高压系统下的晴朗天气,低压系统下的阴雨天气,锋面系统下的降水天气等。

2.教学难点

-理解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物理因素在天气系统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将抽象的天气系统模型与实际的天气现象相联系,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预测和解释复杂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如台风的形成和路径预测。

-通过案例学习,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天气系统在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如河南省通许县在锋面系统影响下的天气变化。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地理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气候资料光盘

-课程平台:学校地理教学平台、在线地理学习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天气系统形成原理动画、锋面系统动态演示视频、河南省通许县气候数据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模拟气压计、风向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河南省通许县近期天气变化图,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有时候很突然,这是为什么呢?”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气压和风的知识,提问:“还记得气压和风是如何影响天气的吗?”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常见天气系统的类型,包括高压系统、低压系统、锋面系统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形成原理。

-举例说明:以河南省通许县为例,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对该地区天气的影响,如高压系统下的晴朗天气,低压系统下的阴雨天气,锋面系统下的降水天气等。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河南省通许县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并预测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高压系统下的天气通常是阴雨天气。()

2.选择题:以下哪种天气系统容易导致降水?(A.高压系统B.低压系统C.锋面系统)

3.简答题:简述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教师指导: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并提供正确的解答和解释。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常见天气系统的类型、形成原理和影响。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学习本节课,我们了解到天气系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更好地应对天气变化?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并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

6.课后延伸(约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课后观察到的天气现象,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鼓励学生关注天气预报,提高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度和预测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天气预报与气候变化: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包括卫星云图、雷达图等现代气象技术的应用,以及气候变化对当地天气系统的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探讨GIS在天气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如绘制风向图、等压线图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天气系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地理现象的案例分析:收集和分析河南省通许县及周边地区的典型天气现象案例,如暴雨、干旱、寒潮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天气系统的复杂性。

-地球物理现象与天气:介绍地球物理现象,如大气电离、大气波导等,以及它们与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

-国际气象组织与标准:介绍世界气象组织(WMO)等国际气象组织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国际气象数据交换标准。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访问当地气象网站,获取最新的天气预报和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不同天气系统的预报信息。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地理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