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微生物的生态.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ological ecology):
是研究微生物在它们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和活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图9-1 纳米比亚硫珍珠状菌(Thiomargarita namibieebsis)--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细菌[引自Lansing M.Prescott et al Microbiology(fifth edition)];二、空气中的微生物;三、土壤中的微生物;四、生物体内外生存的微生物;第二节 微生物间及与其它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图9-3 植物的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的横切面的图解;;四、寄生关系;五、拮抗关系;六、捕食关系;第三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二、氮素循环;三、硫素循环;四、磷的循环;五、铁的循环;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表9-2 通过空气传播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引起的疾病;表9-3 通过粪便、污水进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病原体);表9-4 几种病原微生物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表9-5 富营养与贫营养湖泊中微生物的比较;表9-6 主要真菌毒素及其产生菌;二、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三、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修复作用;图9-12 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细菌和丝状细菌的复合体显微照片[引自Lansing M.Prescott et al Microbiology(fifth edition)];图9-13 光合细菌处理废水一般工艺流程;;表9-7 污水净化中三级处理的主要步骤;(二)微生物在处理废气中的作用及应用;(三)微生物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原理与应用;主要参考书:
[1]Bull A T,Goodfellow M,Slater J H. Annual Rev Microbiol,1992,40:219~252.
[2]Amann R I,Ludwig W,Schleifer K H. Microbiol Rev,1995,59:143~169.
[3]Amann R. SystAppl Microbiol,2000,23:1~8.
[4]Koonin E V,Mushegian A R,Galperin M Y,et al.MolecularMicrobiol,1997,25:619~637.
[5]Hugenholtz P,Goeble B M,Pace N R. J Bacteriol,1998,180(18):4765~4774.
[6]Presciit,L M.,Harley,J P.,Klein,D A. J Microbiology,2002,421~693
[7]Jenkins.D.,Olson,Water and Wastewater Microbiology,Pergamon Press,1989
[8]Tyagi,R D.andKannar Vembu.Wastewater Treatment by Immobilized Cells.Florida:CRC Press,1990
[9]Martin,A M.,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Wasters,London:Elsevier Applied Science,1991.
[10]刘志恒主编,现代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2
[11]杨家新主编,微生物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2]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一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002
[13]孔繁翔主编,环境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4]孙儒泳,李博,诸葛阳等, 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5]史家樑,徐亚同,张圣章,环境生物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