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情分析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路径探究.pdf

发布:2023-11-11约5.6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观摩 学情分析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路径探究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 杨雪艳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以班级为单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学 位的常规教学形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 习起点。所谓学习起点就是学生在获取新 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深入交流的机会。教师 的知识前,其本身所具备的已知技能与知 为了提升课堂效果,会将更多精力投注到 识储备或其理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它包括 如何高效使用教材的研究当中,忽视对学 理论学习起点和真实学习起点。理论学习 情的分析与研究,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学 起点是指按照学段或教学安排,处于不同 情的分析是结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结构、 阶段的学生理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学力水 学习经验、能力风格、学习效率等展开的综 平。理论学习起点可以借助教材、课本等 合分析,为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科学建构 教学资料轻易获得。真实学习起点则指学 起教材与教学之间的有效途径奠定坚实基 生个体由于在不同学习环境或学习资源影 础。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 响下真实具备的知识技能或学习积累。准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学情作 确界定理论学习起点与真实学习起点之间 用,不仅要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需要, 的差距,详尽分析其中的教学点和发力点, 体现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学习需求之间 是课前设计的重中之重,也是备课与教学 精准匹配,从而实现教学行为高效进行。 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倘若教师忽视学生 学情分析下的教学途径可供探究的视 的现实知识能力,无视学生潜能激发,在教 角众多,为方便理解,笔者将从课堂教学的 学中照本宣科,很难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 进程出发,从课前设计、课堂教学及教学评 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无法合理处理教 价等环节展开研究,以期发现课堂教学与 材与课堂教学结构,难以形成高效课堂教 学生需求适配的教学途径,从而促进教学 学效率。 行为有效进行。 (一)深研教材,理清学习理论起点 一、课前设计:基于学情,重视起点 搞懂学生的理论学习起点的依据源于 备课是教学行为的开端,从课前设计 对教材课标的深刻研读。为此,教师应回 之初,教师理应树立学情分析意识。我们 到文本,潜心研究教材,领悟编排意图,明 知道,学生是鲜活的个体,由于课前接受的 确不同学段的教学安排,清晰各个教学目 学习资源不同,加之个体差异,其学习情况 标之间的关联,梳理新旧知识点的前后联 必然存在差异。掌握班级学情,了解学生 系,全面掌握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 学习起点,有助于教师理清教学重点,实现 经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学习之后还要与 精准教学。 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勾连,做到课堂教学有 55 教学·观摩 的放矢。 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