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情分析-最新文档.doc

发布:2020-10-04约1.8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情分析 就学情分析的关注点来讲,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 手: 一、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因材施教 在备课之前,教师要根据三维目标,根据学生情况,从各方 面对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对于这节课的教 学内容,学生的起点怎样?学生对于这个内容的学习兴趣如何? 学生相关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怎样?教师还要思考: 在教学过 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产生哪些错误?如果出 现问题时教师如何设置台阶来解决难点?也就是说, 教师要针对 学生的情况进行周密考虑,充分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 验,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课 讲得妙趣横生、引人人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每个 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 空间。 有一位语文老师上一堂《迪斯尼乐园》,他从网上下载了在 全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加强语言 模仿、语言迁移的训练项目,利用教材中的示范语段,结合多媒 体录像的画面,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一说 “迪斯尼乐园”,但教师的任务布置以后,学生反应不大,出现 了冷场。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反响平平……课后,经了解,学生 都没去过迪斯尼乐园。教师在上课前没有做过调查, 对学生的情 况不了解,学生对迪斯尼乐园毫不知情, 让他们想象着介绍迪斯 尼乐园显然难度很高,所以就出现了上课的冷场情景。再看那节 获奖的课,那个班上的学生几乎都去过迪斯尼乐园, 有感性认识, 学习课文中的写法迪斯尼乐园当然可以说得栩栩如生,富有生 气,教学气氛也相当精彩。由此可见,一节精彩的课堂必须建立 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找准学生学习的起 点,才会是一节有生命力的课。 除此之外,还要预知学生的预习程度如何, 找准学生学习的 起点,以学定教。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教学中,最 合理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尊重学生的个 体差异并根据其特点确定适当的学习方案。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控课堂节奏 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 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 剧情感人的好戏来。由于有了情感基 础,课堂教学的进展才能顺利, 学生的学习任务才能完成得非常 出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才能很高, 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人 血。 语文教师进行的学情分析不仅要有意识地与具体课文内容 紧密结合,而且要在语文课堂上不断进行学情分析, 把控好课堂 节奏。教学是动态的不可重复的过程, 语文教师要在现有课堂资 源的基础上,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 关注课堂教学的具体形 态,有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个别学情的特殊性会影响教师的教 学程序的安排与教学节奏的控制,因此语文教师要持续保持高度 的敏感性,不断开展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评估与分析,以便 为下一步的有效教学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并进行及时、适度的 调整,促进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看着学生, 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以及交流问答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了解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引领学 生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对问题有更深或新的认识, 这样就提 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课堂交流问答的过程中, 我特别关 注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 回答是否有依据,语言是否规 范等。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 教师 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 从而调整教学问题、教学流程。此时,要在调整中获得新发展, 在超越预定目标中获得创新。 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 维推着老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真正体现学 生的主体地位。 三、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改进教学措施 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理性 分析。它主要是重点分析课堂生成与预设的差异以及分析形成差 异的原因,活动中的精彩片断,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总结、提炼学 生的薄弱知识点……从反思入手, 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这种反 思评估,不仅可以指导教师今后的教学行为, 还可以使教学经验 上升为理论,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自己教学班,在各个阶段,运 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全面“吃透”学生的情况。 真 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选择最佳策略, 设计最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向前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