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教材201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定义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是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率和对社会福利所做出的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区别
经济目标不同:财务效益分析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上,考察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所追求的经济目标是企业盈利最大化。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是站在国民经济角度上进行宏观分析和评价,不仅仅关心项目给企业带来的盈利,而且还要关心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即国民经济效益最大化。
价值尺度不同:财务效益分析是计算和分析在市场价格下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计算费用和效益的价值尺度是市场价格。而经济效益分析要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和有效使用,以及国民经济的最佳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另外,国内外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变化也是国民经济效益分析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作为价值尺度的价格,应该是满足以上要求的合理的价格,即为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有效使用,追求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纳入国内国际市场价格体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即影子价格,包括影子汇率和影子工资。
折现率不同:财务效益分析采用的是各部门、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者是综合平均利率加风险系数,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折现率。而经济效益分析采用的是全国统一的社会折现率。
汇率不同:财务效益分析使用官方汇率,而经济效益分析使用的是影子汇率。汇率实质是一种外汇价格,官方汇率体现了现行的外汇价格,所以在财务效益分析中,用官方汇率换算、计算费用和效益。经济效益分析要求使用一种反映资源稀缺性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外汇价格,所以要对现行汇率进行调整,用比较合理的汇率进行换算和计量。
出发点不同:财务效益分析的出发点是经营项目的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的出发点是国民经济。
外部费用和外部效益不同:财务效益分析不计入外部费用和外部效益。经济效益分析计入外部费用和外部效益。
主要计算指标不同:财务效益分析主要计算指标包括财务内部效益率、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效益分析主要计算指标包括经济内部效益率、经济净现值等。
需要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项目类型
对于财务价格扭曲,不能真实反映项目产出的经济价值,财务成本不能包含项目对资源的全部消耗,财务效益不能包含项目产出的全部经济效果的项目,需要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这类项目一般是涉及国家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开发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往往具有公共性、外部效果等综合特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
按照国家规定,下列类型项目在上报国家核准时根据需要进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1)新建炼油及扩建一次炼油项目、新建乙烯及改扩建新增能力超过年产20×104t乙烯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2)新建PTA、PX、MDI、TDI项目,以及PTA 、PX改造能力超过年产10×104t的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3)变性燃料乙醇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4)年产50×104t及以上钾肥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5)日产300t及以上聚酯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应该做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具有垄断特征的项目
2)产出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项目
3)外部效果显著的项目
4)资源开发项目
5)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
6)受过度行政干预的项目
项目经济效益和费用的识别
1、 增量分析的原则
应按照“有无对比”增量分析的原则,通过项目的实施效果与无项目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作为计算机会成本或增量效益的依据。
2、 分析的范围和内容
对项目所涉及的所有成员及群体的费用和效益进行识别和计算。分析体现在项目实体本身的直接费用和效益,以及项目引起的其他组织、机构或个人发生的各种外部费用和效益;不仅分析项目的近期影响,还要分析项目可能带来的中期、远期影响;分析与项目主要目标直接联系的直接费用和效益,以及各种间接费用和效益;分析具有物资载体的有形费用和效益,以及各种无形费用和效益。
3、 合理确定效益和费用的时间跨度
经济费用与效益识别的时间范围应足以包含项目所产生的全部重要费用和效益,而不应仅根据有关财务核算规定确定。如财务分析的计算期可根据投资各方的合作期进行计算,而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不受此限制。
4、直接进行经济费用效益流量的识别和计算,基本步骤如下:
1)对于项目的各种投入物,应按照机会成本的原则计算其经济价值;
2)识别项目产出物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效果;
3)对于具有市场价格的产出物,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其经济价值;
4)对于没有市场价格的产出效果,应按照支付意愿及接受补偿意愿的原则计算其经济价值;
5)对于难以进行货币量化的产出效果,应尽可能地采用其它量纲进行量化。难以量化的,进行定性描述,以全面反映项目的产出效果。
正确识别和调整转移支付,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在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税赋、补贴、借款和利息属于转移支付,由于转移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