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 二 三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本部分内容的梳理) 提示: 一 二 三 二、内阁的出现 1.背景 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感到力不从心。 2.过程 (1)明太祖在废除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2)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内阁出现。 3.地位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 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一 二 三 三、军机处的设立 1.设立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2.职责 每日接受皇帝召见,将各种诏令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3.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自主思考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些举措的共同目的是什么?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目的:加强皇权。影响:使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但也容易产生决策失误,导致官僚主义滋生。 史料实证 繁剧的政务和大量的奏札,自非一个人的精力所能料理,于是这年(1380年)九月,设置春官、夏官等四辅官,命其详看奏章,协赞政务。洪武十五年(1382年)十一月,又仿宋制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由文人充任,批阅奏章,以备顾问。到明成祖时,殿阁臣僚入值文渊阁,可以参与机务,但“不置僚属,不得专制诸司”,“批答出自御笔”。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繁剧的政务和大量的奏札”出现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和明成祖的举措有何本质的共同点。其举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提示:(1)明太祖废除丞相。 (2)共同点:都是设置顾问机构,而不是设置行政机构。目的: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历史解释 (1)出现的背景: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后,皇帝很难全部直接决断全国的军政要务,迫切需要一个能够代替丞相职能又没有丞相之实的顾问机构。 ②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的尝试,为内阁的形成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2)形成与演变: ①明成祖命文学侍从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内阁制正式形成。 ②后来,为了便于阁臣行使职权,以六部尚书入阁兼大学士成为制度,阁权渐趋显重。 -*-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