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发布:2025-04-02约8.5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2

第3讲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自主复习】

【主干学问】

【名师点拨】

1.宰相和内阁:都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但二者的地位有很大差别。宰相是百官之首,参加决策,地位巩固,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宰相为百官之首,位高而权重”。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虽然也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信任与支持。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2.明代内阁政治地位演化图

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可归纳为“一废、二设、走极端”

4.军机处的特点

5.军机大臣的职能

6.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图

【认知深化】

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

(1)主动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和旺盛;为康乾盛世的出现供应政治保证。

(2)消极影响:肯定的君主专制,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实行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阻碍了科学发展;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缘由之一。

二、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措施

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限制。

3.变革中心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4.注意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确定。隋唐之后科举考试,也是培育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等。

【经典例题】

1.(2024全国Ⅱ卷·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惊慌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确定行政实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答案】D

【解析】题干显示明代浙江桐乡县秀才对出身进士的官员敬重有加,而对于出身举人(科考等级不如进士)的官员则特别轻视,这说明科考功名的凹凸影响到了官员在地方上的威望,故选D项;题干仅提到秀才对出身不同的官员看法不同,并没有说到官员与士绅之间的关系是否惊慌,解除A项;题干仅提到地方上的秀才对出身不同的官员看法不同,并没有提到他们是否左右地方政事,解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当地秀才对出身不同的官员看法有差别,但并不能说明官员出身不同行政实力也不同,且C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解除C项。

2.(2024·全国Ⅲ卷·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峻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惊慌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以利不胜费止之”和“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据材料可知内阁胜利的限制皇帝要求,对皇权起到肯定限制作用,权势巨大,故选A项;材料体现内阁对皇权的制约,据材料“面谏力争”说明皇帝驾驭最终确定权,据所学内阁是内侍机构不能严峻的制约皇权,解除B项;材料反映的明代政治状况不是社会经济,解除C项;据所学内阁始终是内侍机构不是宰相,且此时丞相制度已经废除,解除D项。

3.(2024·浙江卷·7)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探讨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

A.丞相 B.内阁 C.六部 D.刺史

【答案】C

【解析】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明代在行政机构方面保留了六部,其职能和唐宋基本一样,C正确;明朝废除丞相,解除A;内阁首创于明代,其不是法定一级的行政机构,与唐宋的中枢体制有别,解除B;唐宋时期的刺史和太守职能几乎一样,但是刺史之名在元代以后废止,明代并无这一机构,解除D。

【课时检测】

1.(2024·平顶山模拟)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