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的测试题和答案.pdf
【导语】在学完知识点后学⽣需要多做题来复习和检验⾃⼰是否掌握知识点,下⾯⽆忧考将为⼤家带来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
测试题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中化学沉淀溶解平衡的测试题
1.在100mL0.10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100mL溶有2.08gBaCl2的溶液,再加⼊100mL溶有0.010molCuSO4•5H2O
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沉淀和⽆⾊溶液
B.最终得到的⽩⾊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解析:此题为⼀计算推断题。经计算AgNO3、BaCl2、CuSO4•5H2O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为0.01mol,反应⽣成的
AgCl和BaSO4各为0.01mol,溶液中剩余的是0.01mol、0.01molCl-和0.01molCu2+,所以溶液应呈蓝⾊,故A、C是错误的,
三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增⼤两倍,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3mol•L-1。
答案:B
2.⼀定温度下,在氢氧化钡的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固体与其电离的离⼦间的溶解平衡关系:Ba(OH)2(固
体)Ba2++2OH-。向此种悬浊液中加⼊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钡离⼦数⽬减⼩B.溶液中钡离⼦浓度减⼩
C.溶液中氢氧根离⼦浓度增⼤D.pH减⼩
解析:氢氧化钡悬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钡的固体和氢氧化钡饱和溶液的溶解平衡,即氢氧化钡的固体溶解到溶液中电离⽣成
钡离⼦和氢氧根离⼦,溶液中的钡离⼦和氢氧根离⼦结合,沉淀出氢氧化钡的固体,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钡粉末,由于溶液中
固体不存在浓度问题,平衡没有发⽣移动。可是选项中所描述的量都发⽣变化,与结论相⽭盾。是否从该体系的另⼀⽅⾯分
析,⽔的量发⽣变化考虑?由于加⼊的氢氧化钡粉末在⽔中转化为结晶⽔合物,消耗了⼀定量的⽔,平衡发⽣移动。溶解的离
⼦结合⽣成氢氧化钡的固体,引起溶解物质相应的量发⽣变化。选项A中的钡离⼦的个数随着⽔的量的减少,溶液质量、溶质
质量都相应减少,其个数必然减少。
本题也可采⽤排除法,当平衡发⽣移动时,⼀定会引起相应物质的数量变化。若是讨论某种具体物质的数量,它应该绝对
变化,如溶质微粒个数、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等。但若讨论两个量的⽐值,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不变,如溶解度、浓度等。
答案:A
3.⼯业废⽔中常含有Cu2+、Cd2+、Pb2+等重⾦属离⼦,可通过加⼊过量的难溶电解质FeS、MnS,使这些⾦属离⼦形成
硫化物沉淀除去。根据以上事实,可推知FeS、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在⽔中的溶解能⼒⼤于CuS、CdS、PbS
B.在⽔中的溶解能⼒⼩于CuS、CdS、PbS
C.在⽔中的溶解能⼒与CuS、CdS、PbS相同
D.⼆者均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解析:因FeS(s)Fe2++S2-MnS(s)Mn2++S2-,⽣成的S2-与Cu2+、Cd2+、Pb2+⽣成更难溶CuS、CdS、PbS,因⽽选A。
答案:A
4.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下列物质能产⽣沉淀的是()
A.通⼊硫化氢⽓体B.加⼊氯化钠溶液
C.加⼊硫化钠溶液D.通⼊⼆氧化碳⽓体
解析:Na2S溶液中有⼤量S2-,能与Fe2+反应⽣成不溶于⽔的FeS。即Fe2++S2-====FeS↓。
答案:C
5.要使⼯业废⽔中的重⾦属Pb2+沉淀,可⽤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2+与这些离⼦形成的化合物的
溶解度如下:
化合物PbSO4PbCO3PbS
溶解度/g1.03×10-41.81×10-71.84×10-14
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的沉淀剂是()
A.硫化物B.硫酸盐
C.碳酸盐D.以上沉淀剂均可
解析:由溶度积可知PbS的溶解度最⼩,则PbS最易沉淀析出。
答案:A
6.当氢氧化镁固体在⽔中达到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时,为使Mg(OH)2固体的量减少,须加⼊少量的()
A.NH4NO3B.NaOHC.MgSO4D.NaHSO4
解析:加⼊NH4NO3后与OH-反应⽣成NH3•H2O,从⽽使Mg(OH)2溶解;加⼊NaHSO4后,H++OH-====H2O,使
Mg(OH)2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