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探讨2014823494350327.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摘 要: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宏观背景,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江西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和管理的现状、主要问题,针对焦点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挑战;对策
进入新世纪后,江西省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4年高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比2000年翻了一番.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目前,江西省拥有高等院校 67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 6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居全国第12位(2004年)。
伴随着全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异军突起,成为高等教育战线.一支重要的生力军。2005年;全省有47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高等职业学校41所,高等专科学校6所),占全省高校数的70%;有 19所普通本科院校设立了独立、半独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相似机构,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任务;5所成人高等学校也下设了独立、半独立的高职教育机构、部门,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每个设区市至少有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为当地和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持。2005年,高职高专教育院校在赣招生13万人,占全省高校招生总数(21万人)的62%,在校生达37.5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63.2万人)的60%,高等职业教育占据着江西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全省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通过各个;专业来实现的。本文以江西省为个案,分析跨越式发展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问题,研究探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的趋势和前景。
一、江西省高职寓专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2004年10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经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自行对照整理,并经江西省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全省71个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共设置专业293个,另有 27个专业由于个性特征明显,未能对应全国《目录》实现归并,因而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为330个,占全国高职高专专业总数(532个)的 62%。并且在专业设置和专业管理上有以下特征:
(一)基本特征
1.全省71个高职高专教育机构共设置1928个专业点,平均每所学校设置了27个专业。 2.设置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个数最多的为九江学院,达103个;设立专业个数最少的为江西艺术职业学院,设立的专业仅为6个。设置数量最多、最少均为公立高职高专院校。3.专业设置的数量与学校办学的规模成正比。在2004-2005学年度,设置专业数量最多的九江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生37360人,其中专科生32450人,平均每个专:业315人;设置专业数量最少的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48人,平均每个专业24.6人。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设置的专业覆盖了全国《目录》19个专业大类中的各个大类,78个专业小类中的71个小类。在江西省高职高专的330个专业中,既有比较传统、保持高等专科层次教育基本功能的专业,如“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又有适应新世纪形势、适应江西省工业化进程需求、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保险实务”;还有适应信息时代要求,适应江西省“对接长珠闽,融人全球化”开放战略的专业,如“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国际金融”。
(二)主要进步
1.专业名称趋于规范,专业设置随意性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据了解,在进行专业目录整理之前,全省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近千个,名称五花八门,不用说教育界外的人士看不懂,业内人士有时也糊涂。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培养人才类别的划分、统计和宏观调控,以及社会对人才能力结构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整理、归并后,专业名称得到规范,善莫大焉。
2.“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得到了更好的贯彻。整理后的高职高专专业在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特色方面更加突出,更好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围绕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在适应江西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设置了一大批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各高职高专的专业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高职高专的社会欢迎度和认可度也逐步提升。
3.管理更加便捷、规范。为了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省教育厅高教处委托专业人士,研制了相关的专业管理软件,建立了数据库,规范了管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根据规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