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实施细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实施细则来源: ?? 发布时间:2010-3-9?? ?
一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
1、参加学校及班党、团支部开展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学习研讨活动;新党章学习及党的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先进人物事迹学习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操守教育活动、团日观摩活动、阅读经典书籍活动等计2课时/次。
2、参加党校、团校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的计4课时。
3、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获国家级表彰的,计30课时/次;获省级表彰的,计25课时/次;获市级表彰的,计20课时/次;获校级表彰的,计15课时/次;获院级表彰的,计10课时/次。
4、到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计3课时/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积极主动配合辅导员工作,计4课时。
5、各类活动的策划组织者计3-5课时/次(限1-2人)。
对于以班为单位组织的各类???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策划、组织,并事前向学院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指导小组申请,得到学院批准后方能进行。事后需向辅导员提交活动总结。
二、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类
1、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组织的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学科竞赛活动。课时认定详见表一。
表一:
项目级别获奖等级或排名计入课时数?学术科技竞赛及学科竞赛国家级特等奖或第一名30课时?等级奖、单项奖25课时?优胜奖或鼓励奖15课时?参赛者8课时?省级特等奖或第一名20课时?等级奖、单项奖15课时?优胜奖或鼓励奖10课时?参赛者5课时?校级特等奖或第一名15课时?等级奖、单项奖10课时?优胜奖或鼓励奖8课时?参赛者4课时?院级特等奖或第一名10课时?其他奖5课时?参赛者3课时??2、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课时认定详见表二。
表二:
?
?
?
学
术
论
文类别和等级计入学时数B1级期刊第一作者25学时B2级期刊第一作者15学时C级期刊第一作者8学时其它正式公开发表的学术刊物第一作者5学时内部刊物第一作者3学时
?1、? 第二作者以各级第一作者得分,乘以0.6系数,其他作者不计学时。
2、? 刊物分类参见学校科研处《西南财经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及期刊等级分类》。
3、? 独立完成视同第一作者。3、科研课题立项。课时认定详见表三。
表三:
级别按完成进度分配课时按进度和参加人员分配课时国家级创新实验项目(30课时)A.完成项目申请书填报,并批准立项。(18课时)
B.完成项目的调研、数据统计分析、撰写了论文或调究报告等。(7课时)
C.完成结题表填报,并通过答辩。(5课时)A.项目负责人计18课时;其他主研人员计12课时。
B.项目负责人计7课时;其他主研人员计4课时。
C.项目负责人计5课时;其他主研人员计3课时。
D.没参加不给课时校级创新实验项目(20课时)按上进度分别12、5、3课时计算。按上进度和人员分别计12、8;5、3;3、2课时计算。院级创新实验项目(15课时)按上进度分别9、4、2课时计算。按上进度和人员分别计9、6;4、2;2、1课时计算。评为优秀科研成果或优秀调查报告一、二、三等奖者,另奖励6、4、3个课时。
4、参加其他科研科创活动
在校、院级本科生科讨会上提交或交流文章,计5-8课时;在校报、院刊上发表学术类文章,计3课时;参与学术科技类讲座、报告活动,计1.5课时/次;参加研究生会、班级科研兴趣小组、课堂讨论小组组织的各类活动,计计2课时/次。
5、各类科研科创活动的策划组织者计3-5课时/次(限1-2人)。
?
三、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
1、参加寒署假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所在团队荣获国家级奖项计入28-30课时;省级奖项计入23-25课时,市级奖项计入18-20课时,校级一等奖计入13-15课时,二等奖计入10-12课时,三等奖计入8-10课时,院级优秀团队计入6-8课时,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成功立项计入6课时。
参加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荣获国家级优秀个人荣誉称号者计入20课时,省级优秀个人计入15课时,市级优秀个计入10课时,校级优秀个人计入8课时。此项与上条课时认定不得累计,且就高不就低。
2、参加社会调查与社会实习活动
深入地震灾区、贫困山区、弱势群体等社会基层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经批准且提交有2000-3000字的调查报告和相应的图片资料),计10课时;参加定岗实习和实习基地见习一周及以上,且提交有2000-3000字的实习报告和相应的图片资料等,计4-6课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