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年级语文第1单元备课.doc

发布:2017-04-26约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备课 设 计 理 念1、有感情地朗读、默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梳理文章结构,总结作者观察的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仔细观察、细致描写的。 5、体会文章描写中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是怎样借助事物描写来表达内心感受的。 设 计 思 路本单元中的名家名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要从文章学习过程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的优美句段。通过读、说、背、写及课外收集,扩大对大自然的了解,提高对优美篇章的感悟能力。 课 前 准 备准备相应的课件及录音磁带。课 时 分 配本组教材共用十二——十四课时 课题 1、古诗两首课时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 点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 具小黑板难 点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 一、交流材料,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熟背《独坐敬亭山》。  查字典自学 学生交流 朗读、背诵 板 书 设 计 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学 生 达 标 情 况 班级上课人数达标人数达标率矫正后达标率教 后 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4302893﹪98﹪   课题 1、古诗两首课时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 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 具准备有关的图片难 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