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专题】第5辑:散文阅读形象概括鉴赏专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考点梳理与训练.pdf
【语文复习专题】第5辑:散文阅读形象概括鉴赏专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考点梳理与训练
第5辑:散文阅读形象概括鉴赏专练
知识储备
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
文的形象主要指:物象(写景状物散文)、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
1.物象
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景,景物;物,自然物和人造物,包括动物、器物、建筑物之类。由于这些
景、物出现在散文中不仅有其自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即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浸
透了作者的情意,故称作“意象也无妨
散文中的物象受文本语境的制约,因此阅读时需要依文定意,也就是说,要认真阅读文本,从中体味
景、物所蕴含的意义。这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不同.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意义和情感意
蕴,而散文中物象(意象)的意义却是被临时赋予的,脱离了文本,也就无所谓“意象”了
(1)分析物象特点、作用的前提——圈点阅读
圈点阅读是一种跳跃式、筛选式阅读,即只读与物象有关的文字.对描写物象相对集中的文字,要细读,
作圈点式阅读,即圈点勾画出那些点明物象特点的文字,以及与它有关的议论抒情文字.
(2)分析物象特点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二是物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
神);三是物象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物象作用
◎分析主体物象作用
主体物象和作者的感情有直接关联,或贯穿全文,或直接点明中心.作用:①线索作用,把众多材料组
织在一起;②象征作用,它象征某种意蕴,隐含主旨;③衬托作用,在写人散文中借物写人,衬托人物形象;④
寄托作者感情
◎分析次要物象作用
①结构角度:开头结尾的策略,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②内容角度:充实内容,升华深化主旨,寄托作者感情.
③主体形象角度: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2.人物形象
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人物有所不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
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
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
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
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
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
1/13
第1页共13页第1页共13页
【语文复习专题】第5辑:散文阅读形象概括鉴赏专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考点梳理与训练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和作用
(1。阅读要特别关注三类文字:
一是文中少量的、分散的人物描写文字(因为散文写人不像小说那样集中、饱满),二是关于人物叙
事的文字,三是针对人物展开的议论、抒情文字
(2)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点
散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
(正衬、反衬等)。不同的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
一个或几个方面,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集中概括。此外,散文中作者的议论、抒情文字可以
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
(3)适当关注散文的写人类型,有助于掌握人物的精神品质
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历史之人,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作者的思想感
情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推崇.所以,掌握了人物形象的分类,在分析
作者思想感情上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①从时间上分,有历史之人、追忆之人、现实之人等.
②从身份上分,有功成名就之人、对作者产生重要影响之人、生活中平凡之人等.
③从作者态度上分,有作者敬仰之人、批判之人、同情之人、褒贬不一之人等
④从写作目的上分,有追念亡人、激励后人、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