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讲授接受式教学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两种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目标的教学设计(掌握学习)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基于接受学习的教学设计 基于过程的教学设计(发现学习)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基于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讲授——接受式教学设计 基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问题与讨论: 如果进行讲授——接受式的教学,教师应关注哪些问题? 1 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2 避免走入机械接受(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的课堂 3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构 讲授—接受式教学最大的困难: 教师以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才能准确传递要传递的信息,并被学生接受(当你传递信息A时,接受理解构建的是信息A,而不是信息B) 一 讲授—接受式教学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滞后社会的发展,“考试教育”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课程改革难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化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相当严峻的。 在教学中过分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以“学科中心”为主的化学课程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讲记背练”和“重复演练”的现象日趋严重,缺乏探究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这些都导致化学学习的诸多目标难以实现。 低效、负担过重、厌学 …… 许多人将这些问题归咎与我国现在所采取的“传授--接受式”的教学模式。 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学”(一是一刀切,所有的教学都采用探究式教学,二是探究式教学是万能的,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 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传统的“传授--接受式”的这种教学方法本身存在着许多优点,只是我们一直都用偏见的眼光去审视,这是接受学习受到忽视的原因之一,接受学习遭到批判和指责、甚至全盘否定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特别是心理机制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未能把学习心理学引入教学领域,导致注入式的“传”,机械式的“授”。 二 讲授-接受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核心——意义接受学习的研究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深刻的启示。 奥苏贝尔所强调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不仅是记住和背诵用语言文字所表述的知识,而是理解和掌握前人或他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性东西的认识,并将他人的认识转变成自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简单的将新学的内容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简单记录了事,而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这些积极的思维活动必然使学生在接受系统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 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强调教学目标的实现。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特别是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不足:不能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三)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的变量 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允许学习的时间,毅力(学生愿意积极从事学习的实践),能力倾向(在理想条件下掌握该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需要的时间:教学质量,学生理解教学的能力,能力倾向(学生在适应的教学质量、理解教学之后,学习所需要的时间) 掌握学习的策略 1 先决条件: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详细说明,是让教师和学生双方都知道预期目标的一个先决条件。 2 实施程序:掌握学习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详细的反馈,使教与学过程中出现差错后马上便把它们揭示出来,并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具体的补充材料以矫正差错。 布鲁姆认为,只要教师对学生应该做什么提供具体的建议,学生一般都会试图去克服这些问题。 3 掌握学习的结果 布鲁姆认为,只要采取掌握学习的策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5分。 三、教学策略设计。 (一)先行组织者策略 奥苏贝尔根据逐渐分化原则和整合协调的教学原则,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1 逐渐分化原则和整合协调原则 逐渐分化原则:学生首先学习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细节对他们逐渐加以分化。(如物质分类,反应分类) 整合协调原则: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组合也会导致分化)(如反应分类) 奥苏贝尔认为,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资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学习材料就叫做“先行组织者”,其抽象概括水平高于新知识,同时又能清晰的同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作为架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这种引导性材料在课始提供并应贯穿于教学始终,不断为新的学习提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