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饮食民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后思考题 1、中国的饮食民俗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东淡、西浓、南甜、北咸”,“春酸、夏苦、秋辣、冬咸”? 3、请谈谈对中国茶文化的看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6、乳酒 主要是马奶酒 北方游牧民族智慧的产物 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自饮、飨客用 三、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一)东北 1、满族 2、朝鲜族 3、赫哲族 4、鄂伦春族 (一)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满族 喜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 过节喜吃“哎吉格饽”(饺子) 除夕必吃手扒肉; 风味食品有白煮猪肉、炙猪肉、及糕点“萨其玛”等 萨其玛 (一)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2、朝鲜族 以大米、小米为主食; 喜食干饭、打糕(年糕)、冷面; 嗜酸辣——每日不离大酱和清酱; 爱吃狗肉、猪肉、泡菜、咸菜; 不吃羊肉和肥猪肉及河鱼、花椒、带甜味的菜; 爱喝烧酒、饮花茶 打糕(年糕) (一)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3、赫哲族 旧以鱼肉为主食,今以小米、面粉为主食 嗜烟、酒 鱼肉 (一)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4、鄂伦春族 以兽肉为主食,主要是狍、鹿、野猪肉等; 早多吃肉粥,午间与晚上多吃烤肉与煮肉; 喜生吃兽肝和腰子,喜食肉干; 在家庭公社“乌力楞”内有围坐火堆,传食烤肉的习惯 狍肉 (二)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蒙古族 2、回族 3、哈萨克族 4、维吾尔族 (二)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蒙古族 以牛羊肉和奶酪品为主食; 喜吃烤肉、烧肉、手抓肉和酸奶疙瘩等; 饮料有马、牛、羊奶及奶茶、泡子酒、奶子酒等; 嗜饮砖茶,冬季喝泡子酒、夏季喝奶子酒,亦喝烈性酒; 农区以米面为主食,喜吃包子、饺子、蒙古馅饼和炒面等 酸奶疙瘩 (二)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2、回族 以米面为主食,喜吃牛羊肉和鸡鸭鱼虾等; 在宰杀牲畜前要请阿訇念经; 喜喝茶,不嗜烟酒; 有的地区喜吃油茶 油茶 (二)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3、哈萨克族 主食牛羊马肉,其次是馕、面条及抓饭等; 最喜吃“金特”(奶油混合幼畜肉,装进马肠,蒸熟食用)、“那仁”(用碎肉、洋葱加香料,搅拌蒸熟) 喝马奶酒和茶。多喝砖茶,次为茯茶。 茶中加奶为奶茶,加少量酥油,更是香味扑鼻 金特 (二)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4、维吾尔族 主食大米、面粉,肉食以羊肉为主; 常见是馕、喜庆节日或待客吃抓饭; 喝奶茶或茶水,吃奶油; 饭前饭后习惯洗手漱口,以壶冲洗,下以盆接,且只限三下; 吃抓饭时,预先剪指甲; 吃饭时,将“饭布”铺于炕上,一家人围坐就餐 馕 (三)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壮族(古俗不食牛肉) 2、布依族(用顶罐煮饭) 3、侗族(喜酸辣) 4、瑶族(芭蕉叶包饭) 5、白族(烤茶待客) 6、傣族(两餐、喜煎炸,不炒食) 7、纳西族(喜酸辣、喝酥油茶) 8、羌族(金裹银、银裹金、锅塌子) 9、苗族(吃茶、川盐、酸菜) 10、藏族(糌粑、酥油茶、不用筷子) 11、彝族(饮酒、旱烟、烤茶、彩漆食具) 12、京族(风吹禧、一丝) 糌粑 (三)中国中南少数民族饮食民俗 1、土家族 食大米、山区玉米、辣椒当盐、善饮酒、喜茶汤 2、黎族 木臼脱粒、陶锅煮食、竹制水烟、吸酒敬客、喜嚼槟榔 3、畲族 蕃薯丝饭、茶叶烘青、茶必喝第二碗、喜酒、甜辣豆腐 槟榔 (三)中国港澳台饮食民俗 1、香港 与广东接近,但更丰富 小吃——及第粥、云吞面 及第粥 (三)中国港澳台饮食民俗 2、澳门 与广东相似。 受葡萄牙: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影响 (三)中国港澳台饮食民俗 3、台湾 大米主食; 中药炖煮动物性食品提神补身; 嗜酒; 菜肴多用味精、砂糖等调味; 酒楼饭店经营八大菜系风味饭菜; 高山族生活较苦,仍以芋头、甘薯为主食。 芋头 关键概念 饮食民俗 饮食结构 饮食民俗的特征 饮食民俗的类型 * * (二)茶俗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叶的原产地。 是世界上饮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 民间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1、迎客茶俗 2、喜庆茶礼 3、祭祀茶礼 1、迎客茶俗 以茶待客,泡茶献客——一份清茶,一份情意 江南人沏茶——水斟至七分上下,主人不断为客人斟茶,忌杯中茶谁见底,否则视为失礼; 哈尼族——先敬一碗“闷锅酒”,再从火塘中取出茶罐,向客人敬浓茶; 闽西客家族——备有嫩、粗两种茶,嫩茶待客,以小茗壶冲泡嫩茶,用小杯敬茶品茗; 宁夏回族——“盖碗茶”和炸馓子 广东潮汕和福建漳泉——“工夫茶” 盖碗茶 2、喜庆茶礼 江浙一带:家有来客,主人应沏茶并上手奉上。 至亲或稀客——应泡糖茶; 一般客人——红茶或绿茶; 未婚男女——鸳鸯茶 糖茶 3、祭祀茶礼 江西 大年初二——用茶祭祀祖宗。 资料:茶叶分类及名茶——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