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仰民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信仰民俗
一、民俗信仰概念
?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民俗信仰又称“民俗精神’民俗心理,它涉及到包括信仰、巫术、禁忌、占卜、预兆等多方面的内容。
“民间信仰”的概念
“民间信仰”这个概念并不产于中国,而是始于日本。据考证,这个词语是在1897年由日本学者最早使用。
1985年,日本平凡社出版的《大百科事典》,对民间信仰(popular religion)作了如下定义:“民间信仰是指没有教义、教团组织的,属于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庶民信仰;它也被称为民俗宗教、民间宗教、民众宗教或传承信仰(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学者
“民间信仰”的几组概念辨析
民俗信仰包括三个方面:
信仰对象
信仰媒介
信仰表现方式
(一) 信仰对象
1、灵魂
(1)人类相信人由肉体和灵魂组成。
常时:灵魂附在肉体上;
做梦、生病:灵魂暂时离开肉体;
人死:灵魂永远离开肉体,变成鬼或鬼魂。
(2)灵魂不仅人有,万物都有。
(3)万物有灵观念是产生泛神崇拜的基础。
一)灵魂崇拜
鬼灵崇拜、祖灵祟拜、善神崇拜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居住在玉清宫。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玉皇上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因为百姓都深信天公是至高无上,最具权威的神,无“相”足以显示,因此不敢随意雕塑他的神像,而以“天公炉”及“天公座”来象征。
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玉皇诞”,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
在民间信仰中,观音信仰是一种较为普遍信仰的对象。很多地方都有观世音的塑像。
寺庙里的千手观音
祖先神
祖先崇拜是在鬼魂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鬼魂崇拜的一种。人类把已故祖先加以神化的结果。
祖先神由地位和历史作用决定的
祖先神的种类:
始祖、氏族祖先、部落祖先、民族祖先、家族祖先
女始祖:汉族的女娲 侗族的沙麻 苗族的央母 满族的佛托妈妈 ……
男始祖:伏羲 盘古 ……
祖先崇拜
家祭
生辰、忌日祭
時節祭:除夕、春節、元宵、令節:端陽、中秋、重陽
墓祭:春節、清明、七月半、
清明祭祖
二)自然神
(1)自然崇拜
对将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当作有生命、有意志而且有威力的对象加以崇拜,是最原始的崇拜。
自然崇拜
1、天体:天神、日神、月神、星神。
2、自然现象:风神、雨神、雷神、电神、火神。
3、无生物神:山神、土地神、水神、石神、海神。
4、有生物:
动物:蛇神、蚕神、虫神、马王、牛王
植物:树神、谷神、花神、茶神……
日神与月神
在华夏文明中,人们多认为太阳神为男性,太阳是男性阳刚之气的象征。
月亮更具女性的阴柔之美,所以月亮神一般是女的。
敖 包
妈 祖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福建、台湾、广东及东南亚的林氏宗亲都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据统计妈祖为世界三大宗教信仰之一。
妈祖阁(澳门)
石头崇拜
新化的树神崇拜
岁寒三友
四君子
汉族的一些姓氏与图腾信仰有关
古夜郎的竹崇拜,仡佬族的葫芦崇拜和彝族的虎崇拜等等,大都是图腾信仰产物。
图腾信仰与动植物崇拜的区别:
图腾有血缘关系
图腾崇拜
虎:避邪
鹿鹤同春图
猴:马上封侯、辈辈封侯
鲤鱼:鲤鱼跳龙门、余利
四) 生育神
????主宰生育诸神的总称,大都起源于史前时代的女神,如女娲、西王母、送子娘娘等,后来兴起男神,如伏羲、张仙。男根的信仰也相当流行,如陶祖、石祖、木祖等。
1、婚姻神:媒神女娲、月下老、和合神
2、生育神:碧霞元君、催生娘娘、妈祖、送子娘娘……伏羲、张仙、保生大帝
3、生殖崇拜遗风
1)女阴信仰:母山、民间的“打儿窝”
2)男根信仰:公山(石祖)、陶祖、木祖
金花娘娘
行业神
指各行各业信奉的行业祖神和保护神,起源于生产的发展。最初的行业神就是生产神,如猎神、渔神;后又出现工匠神鲁班、酒神杜康。这些神有些是该行业的开山鼻祖,有些是某行业的革新能手,有些是对某些行业的发展起过保护作用。
(一)最初的行业神:
生产神,如猎神、渔神、蚕神、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