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民俗》第二章第一节.ppt

发布:2017-08-26约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服 饰 民 俗 《墨子·辞过》云:“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崇目而观愚民也。”衣服是供人御寒热,而不是饱眼福给人观赏的。 服 饰 的 定 义 服饰通常是指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 服饰具有两重民俗性格,一是保护身体;二是装饰。 * 服 饰 民 俗 (一)服饰的种类   1.年龄服饰   在人的一生中不同年龄阶段,穿着不同的民俗服饰。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传统的民俗服饰各种 样式,色彩、质地要求也都有变化。   2.季节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还有四季之分。由于北方天气温差大,常以单、夹、棉、皮衣相区别,不按季节穿戴,就会在民俗风尚上受到种种压力,或预示着某种变故。  3.职业服饰   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各色人员、各等职位的服饰是有严格区别的。《明会典》记载:禅僧常服是茶褐色,青绦,披五色袈裟。讲僧常服是五色,绿绦,披线红袈裟,教僧常服是黑色,黑绦,浅红袈裟。道士常服都是青法衣,只有朝服才是红色的。   4.专用服饰   因生活、工作,庆典等不同需要而穿戴的各种传统民俗服饰,民间主要表现在人生礼俗的各个环节上。 5.民族服饰   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样式,构成民族性的标志。 6.性别服饰   在中国,性别不同,服饰也有区别。传统的区分习惯,即在衣服的开襟钮扣上做文章。 (二)中国服装的发展概况 1、服饰的起源   服装的起源远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早,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四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经有纹身等装饰行为。十至四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地球经历了一次严寒的侵袭,这时期也称冰河期,人类开始使用兽皮御寒。什么是人类服饰的原始动机?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在诸多不同观点之中,最重要是遮羞说,保护说和装饰说三种。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