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NXPowerLite).ppt

发布:2019-08-31约7.78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管理学基础理论 第二节 人为学基础理论 第三节 心理学基础理论 第三章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一、管理的实质 管理的实质是经济意义上的管理,是用以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过程所有一切活动的。 管理就是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监督、组织、核算和调节。 二、管理理论 管理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认为,人类进行有效管理的历史,可能已经超过6千年。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其宏伟的建设规模都是古人杰出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有力证明 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20世纪初-30年代)美国、法国、德国分别诞生了具有奠基地位的管理大师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W. Taylor) 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 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 韦伯 (3)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 (1)他曾在其经营的一家大纺织厂中作过试验。 (2)试验主要包括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作日、提高工资、改善生活条件、发放抚恤金等。试验的目的是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 (3)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查理?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 (1)对工作方法的研究。一个体质较弱的人如果所使用的铲在形状、重量、大小等方面都比较适宜,那么他一定能胜过体质较强的人。 (2)对报酬制度的研究。他主张按照对生产率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 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 按照对生产率所作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 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继承和发展 厄威克提出组织的八项原则: (1)目标原则,即所有的组织都应当表现出一个目标; (2)相符原则,权利和组织必须相符 (3)职责原则,即上级对所属下级工作的职责是绝对的; (4)组织级层原则; (5)控制广度原则,即每一个上级管辖的相互之间有工作联系的下级人员不应超过5人或6人; (6)专业化原则,即每个人的工作应限制为一种单一职能; (7)协调原则; (8)明确性原则,即对于每项职务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三)现代管理理论 二战以后,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流派,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三、管理现代化 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一)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 核心 (二)管理组织的高效化 : 保证 (三)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基础 (四)管理技术的计算机化 :手段 (五)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条件 (六)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 途径 第二节 人为学基础理论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人的本质 1、人是什么 2、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过程 4、人的本质不是永恒的 第三节 心理学基础理论 一、什么是心理学 二、人的心理 1、心理的含义 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2、人的心理现象归类 P69 (三 )意志过程 1、意志的一般概念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的特征 (1)能够自觉地确定目的 (2)自觉的能动性 (3)意志具有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4)意志具有对心理调节的作用 (5)意志具有坚持的作用 【3】 行为科学发展新时期 行为科学和科学管理理论的调和。 A. 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亨利·法约尔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B.经验学派:代表人物:德鲁克和戴尔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即指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有助于学生或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来学习和理解管理学理论,更有效进行管理。 C. 系统管理学派: 代表人物:卡斯特和落森茨 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织。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D.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 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西蒙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放在非程序性化决策方面,提倡用电子计算机模拟人类思考和解决决策问题。 E.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