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基础理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理论 (一)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 (二)“人能合群”的组织管理学说 (三)治国安邦的领导艺术与策略 第二节 西方管理理论 西方资本主义管理科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 3.代表人物及管理特点: 第二阶段:科学管理阶段 3.代表人物及管理特点: A.古典管理理论 Ⅱ法约尔 法国的法约尔1916年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14条管理规则: B.行为科学理论 代表人物: 自20世纪40-50年代行为科学主要研究四个方面内容: 第三阶段:最新管理阶段 (系统管理理论阶段) 5.权变理论学派:70年代的经济管理理论学派。 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所谓“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6.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美国伯法(Buffa) 他们认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型与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并通过计算机技术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 管理理论主要内容为: ①对工人的操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实行劳动方法标准化。 ②对工人的劳动时间进行科学的分析,创造了劳动定额和工时定额制度。 ③规定不同工资单价, 实行有差别的、 有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度。 ④按照操作标准对工人进行科学的训练。 ⑤在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实行适当的分工,把管理从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又强调两者间密切的、经久的合作。 第三节 几种代表性管理理论评介 一、西方人性假设理论 (一) 经济人假设 1.经济人与X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概括为X理论) 经济人特点: (1) 多数人天生懒惰,尽可能逃避工作; (2) 多数人缺乏雄心壮志,不愿负任何责任,宁可被别人指挥; (3) 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们达到组织目标而工作; (4) 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5) 人大致分为两类:多数人是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只有少数人能自己鼓励自己,克制感情冲动,这些人才能负起管理的责任。 2.相应的管理方式 : (1) 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 (2) 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职工无关。 (3) 金钱加皮鞭的奖励制度。 3.简评 : 缺点: a经济人假设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的不喜欢工作的,人----自然人,抹杀了人的社会性。 b这种假设把金钱当成一种主要的激励工具,把惩罚看作有效的管理手段,否认了人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和责任心。 C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Social man)也称社交人。这种假设是在梅奥的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管理措施 : (1)管理者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完成,更应注意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 (2)管理者不仅要注意对下属的指导和监控,更应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要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和整体感; (3)在奖励方式上,考虑个人奖励,更应提倡集体奖励; (4)管理者的职能改变,不只限于计划、组织和控制,更应该注意上下沟通; (5)实行“参与式管理”,吸引职工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企业决策研讨。 3.简评 : 缺点:经济人, 以生产任务为中心;社会人,以职工为中心,研究人际关系对生产的影响。但是,社会人假设并没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剥削关系,假设中的人际关系,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动人(Self-actualizing man)也叫自我实现人。这种假设认为,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麦格雷戈的Y理论:他将“自动人”的人性假设,结合管理问题,提出了Y理论,与X理论相对立。 2.管理措施 : (1)管理重点的转变 经济人:重视生产任务,轻视人的因素 社会人:重视人的因素 自动人:重视工作环境,主张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能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创造力。 (2)管理者职能的转变 经济人:生产的指挥者 社会人:人际关系的调节者 自动人:生产环境与条件的设计者与采访者。 (3)奖励方式的转变 外在奖励:工资、提升、良好的人际关系 内在奖励:职工在工作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该假设重内在奖励。 (4)管理制度的转变 主张下放权限、民主参与管理,给职工一定的自主权、参与组织决策的实施。 3.简评 : 缺点:人既不是天生懒惰也不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