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中考的有效性复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历史与社会》中考的 有效性复习 桐乡六中 于海龙 一、科学计划 合理安排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第二轮:专题复习(含热点复习) 第三轮:中考冲刺 二、考点解读 有的放矢 特点:大稳小变,变中求新 考点9.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c) (2013考点9:了解我国地形、气候主要类型及分布,概述我国地形气候的主要特点b) (2012考点9: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c) 考点21.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原因和意义(b) (2013考点21: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b) (2012考点20:概述秦朝一统、西汉实现新的大一统及唐朝贞观之治等重要史实b) 三、注重策略 落实有效 (一)重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复习课上动起来 例如: 1、我问你答 2、课堂抢答 3、动眼动手 4、强化记忆 ⑴记关键词 ⑵记时间 (二)重视知识体系构建,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 例如: 1、有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复习 如台湾、新疆问题 2、复习考点19. 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 (三)关注时事热点,寻找教材与现实的结合点 例如: 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坚持公平竞争(公平正义)的原则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①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我国政府的宗旨 ③建设服务型政府。 ④建设法治型政府。 (3)从文化角度分析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4)从历史观角度分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中央一号文件 3、马航MH370…… (四)科学运用比较(对比)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1.从空间角度出发的横向比较 或者 从时间角度出发的纵向比较 例如: 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 五四运动与一二九运动 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国共第二次合作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 2.站在历史整体角度,对不同历史现象进行高度概括性的比较。 如:在比较鸦片战争前中西方差异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比较: 政治 经济 文化 对外关系 3.历史和现实进行比较 如: (1)比较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和今天 的中国的民族政策,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 (2)比较近代的屈辱史与今天中国的振兴史,分析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对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