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为教学内容,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历史背景、主要成就及曲折发展过程展开。设计思路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课程将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聚焦于历史思维与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发展,学生将提升史料实证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增强国家认同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提高沟通协作能力,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具体包括: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主要成就,如“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国家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例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影响及其教训。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如改革开放的初步尝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理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以及从中吸取的历史教训。具体包括:
-理解“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背后的历史原因,如急于求成、脱离实际、阶级斗争扩大化等。
-难点示例: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大跃进”期间为何会出现浮夸风和共产风,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如钢铁产量指标的不切实际)来讲解。
-分析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教训,如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难点示例:学生可能难以认识到从历史错误中学习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强调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难点示例: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如何从曲折探索中逐步明确的,需要通过讲解改革开放的历程和重大政策决策来阐释。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和项目导向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首先,通过讲授法介绍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就,确保学生掌握基本史实。随后,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具体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曲折的原因和影响。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将探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教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促进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此外,设计项目导向学习活动,如制作时间线或历史海报,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媒体使用上,将配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以直观的方式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学习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正式进入本节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思考一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二、自主学习
1.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26课,自行阅读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过程。
2.阅读过程中,请注意以下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了哪些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曲折?
-从这些曲折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历史教训?
三、课堂讲解
1.经过自主学习,相信大家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将结合课本内容,为大家详细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讲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成就,如“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重点介绍其主要成就及其对国家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讲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影响及其教训。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历史原因。
-讲解改革开放的初步尝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强调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
1.现在,我们将进行案例分析。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和教训。
-案例一:“大跃进”期间的浮夸风和共产风。
-案例二:“文化大革命”期间阶级斗争扩大化。
-案例三: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每组在分析完案例后,请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的分析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言。
五、小组讨论
1.经过案例分析,相信大家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