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第12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hapter 12 Theories and Schools of Modern Linguistics
常考点:各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论基础、特点、主要观点、重要概念;语言普遍性和人类行为的关系。
1. 索绪尔和现代语言学
1.1. 观点
语言是用声音表达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符号是语言事实的核心。
1.2. 概念
能指所指
语言言语
共时研究历时研究
2. 布拉格学派
2.1. 代表人物
V. Mathesius---Firbas
2.2. 主要观点和贡献
① 强调共时研究的合理性,因为它可以提供完整且易掌控的研究材料。
② 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语言单位处于功能对比、对立之中。
③ 它将语言看作是在所属语言群体中发挥一系列功能的工具。
2.3. 功能句子观(FSP)
功能句子观是一套语言学分析理论,它是指用信息论的原理来分析话语或文本。其基本原则就是一句话中各部分起的作用取决于它对全句意义的贡献。
2.4. 主位述位
主位:话语的出发点,它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的信息。
述位:话语的目的,是说话人要向听话人传递的信息。
2.5.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dynamism)
费尔巴斯用交际能力表示句子成分对交际发展所起的作用。他把功能句子观解释为不同程度的交际力的分布。
3. 伦敦学派
3.1. 代表人物
B. Malinovski---Firth---M. A. K. Halliday
3.2. B. Malinovski 的理论
① 语言是一种行为模式。
② 话语意义来源于话语发生的上下义之间的关系。
3.3. Firth的理论
弗斯认为语言是种社会过程。语言是参与社会生活的工具,是自己做事和使他人做事的手段,是一种行为和生活手段。
3.4. M. A. K. Halliday与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具有社会学倾向的功能语言学方法。
①系统语法
系统就是存在于语法中的一系列选择。
系统语法的目的是要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 相关联的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
②功能语法
功能语法的目的是要说明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手段,其基础是:语言系统及其成分不可避免的有它们所提供的作用和功能所决定。
韩礼德提出儿童语言的七大功能: 工具、控制、交互、自指性、探索、想象和信息功能。
韩礼德提出的儿童语言功能,即元功能:概念、人际、语篇。
3.5. 语言的元功能
①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概念功能是用来传达新的信息,或是给听话者传递一定的未知内容。它主要包括及物性和语态两部分。
②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是充分运用语言来表达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包括讲话者进入语言情境及言语行为的形成。人际关系可以通过语气和情态来实现。
③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
语篇功能是指语言中存在着一种机制将口头或书面的话语组织成连贯统一的语篇,这种机制使实际的言语区别于一系列的随意的句子。
4. 美国结构主义
4.1.代表人物
F. Boas---Sapir---L. Bloomfield---Pike
4.2. 简介
语法范畴应由意义而非分布来定义;同时一语言的结构不应该根据时态、语态及词性等所谓的通用标准来描述。
4.3. 布龙菲尔德(L. Bloomfield)
①行为主义(Behaviorism)
行为主义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其理论依据:人们无法认识他们未经历的事情。
行为主义认为儿童对语言的学习是通过一连串的“刺激-反应-强化”来达到的;而成人对语言的使用也是“刺激-反应”的过程。
②在语言学史上的地位
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述语言学的代表。他在美国语言学史上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1933-1950这个时期被称为“布龙菲尔德时期”。
③公式
S→r……s→R
S: 外部刺激
r: 语言的代替反应
s: 语言的代替性刺激
R: 外部的实际反应
5. 转换生成语法
5.1. 天赋假设 LAD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天生的,儿童与生俱来的拥有一种语言学习能力,叫做“语言习得机制”。这是一种让他们适合语言学习的独特知识。
乔指出儿童天生被赋予一种能力,不仅包括学习语言的趋势和潜能,还包括关于语言性质的知识。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儿童天生拥有语法关系及语法范畴的知识,并且这种知识是普遍的。
5.2. 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用“生成语法”这一概念来指“一套用来给句子进行结构描写,定义明确严格的规则系统”。他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使用者都掌握并内化了一种具有生成能力的语法,这种语法可以表达他的语言知识。
生成语法不限于描述个别语法,他旨在揭示个别语法与普遍语法的统一性。他并不止步于描述某一语言,而是作为一种手段用以探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