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修改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一、设计题目························································1
二、设计方案的选定·················································2
三、机构的设计·····················································6
1、偏置滑块机构的设计··········································6
2、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7
四、电动机的选定及传动系统方案的设计·······························9
1、电动机转速、功率的确定······································9
2、传动系统的设计··············································9
五、
1 轴承 2 推头 3 凸轮
a方案所采用推送机构是如图所示的类似于曲柄滑块机构。其主要由凸轮和推头组成。该机构运动时,凸轮逆时针转动,带动推头运动,实现推头的左右来回的动作。
方案b:
方案b采用的是曲柄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的组合,优点是机构的稳定性好,可以实现所需的各种要求,产生的压力也大。曲柄运动带动推头完成各种动作。
综上所述,b方案明显优于a方案,所以推头采用b方案的设计。
2.推头上下运动
方案a
方案a所采用机构是如图所示的凸轮机构。其主要由凸轮和推头串联而成。该机构运动时,凸轮逆时针转动,带动推头运动,实现压和停歇的动作。
方案b:
方案b采用曲柄来带动从动件来实现运动。当凸轮顺时针转动时,带动推头完成所需的各种动作。此方案结构简单,不过这个有个缺点,就是它没有急回运动,此机构满足所需的要求,但工作效率不是很高,所以不是很理想。该运动所需的时间长,从简便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考虑,
方案一:双凸轮机构与摇杆滑块机构的组合,(见图2)
图2双凸轮机构与摇杆机构滑块机构的组合
方案一的运动分析和评价:
该机构由,。机构具有个活动构件。机构中的运动副有,。机构。由此可知:
F=3n-2Pl+Ph-p =1
机构中有一个原动件,原动件的个数等于该机构的自由度。所以,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在原动件凸轮1带动杆会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摇动。通过连杆推动运动,从而实现。该机构中除了有两个高副外,所有的运动副都是低副同时是比较大的工件,强度比较高,不需要担心因为载荷的过大而出现机构的断裂。在整个机构的运转过程中,原动件1是一个,,,机构的是设计上不存在运转的死角,机构可以正常的往复运行。
行程速比系数K在1.2-1.5范围内选取
可由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公式
k=1.2-1.5 其极位夹角的取值范围为
在这范围内取极位夹角为 。
滑块的行程题目给出S=100mm
偏置距离e选取40mm
用图解法求出各杆的长度如下:(见图3)
由已知滑块的工作行程为100mm,作BB’ 为100mm,过点B作BB’所在水平面的垂线BP,过点B’作直线作直线B’P交于点P,并使=。然后过B、B’、P三点作圆。因为已知偏距e=40mm,所以作直线平行于直线BB’,向下平移40mm,与圆O’交于一点O,则O点为曲柄的支点,连接OB、OB’,
则
OB-OB’=2a
OB+OB’=2b
从图中量取得: AB=151.32mm AB’=61.86mm
则可知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 a=44.73mm 连杆b=106.59mm
到此,机构组合的曲柄滑块机构设计完毕。
2、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用作图法求出凸轮的推程角,远休止角,回程角,近休止角。
(见下图)
因为题目要求在推头在返程阶段到达离最大推程距离为25mm时,要求推头从按照给定的轨迹,从下方返回到起点。因此可利用偏置滑块机构,滑块在返回阶段离最大推程为25mm的地方作出其曲柄,连杆和滑块的位置,以通过量取曲柄的转动的角度而确定凸轮近休止角的角度,以及推程角,回程角。
具体做法如下:
先在离点B为25mm的地方作点B’’;
过点B’’作直线A’’B’’交圆O于点A’’,并使A’’B’’=AB;
连接OA’’,则OA’’ ,A’’B’’为曲柄以及连杆在当滑块离最大推程距离为25mm时的位置。
因为题目要求推头的轨迹在abc段内实现平推运动,因此即凸轮近休止角应为曲柄由A’转动到A’’的角度,从图上量取,,即凸轮的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