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教学设计[修改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1:
2013年镇江市小学“生本教学”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申报表
学科
小学数学
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
作者姓名
张颖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82?年12月
职称
一级教师?
单位全称
?镇江市谏壁中心小学
单位地址
镇江市京口区谏壁雩山街186号
邮编
212006
联系电话
办公电话:0511 ? 手机E-mail
?Zhy821215@126.com
单位意见
?
单位负责人签字: ???
年 ?月? 日(盖公章)
县(市、区)
教研室
评审意见
?
签字:
年 ?月 ?日(盖公章)
市教研室
评审意见
?
签字: ???????????
?? 年 月 日(盖公章)
注:本表由作者填写后置于案例前装订,随参评案例一起上报。
《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教学设计
【课 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 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
【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中《通分》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65页例4、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第67页练习十二第1~4题。教材中的例题通过两种通分方法的对比,让学生在理解通分的概念的同时,体会到使用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的便利之处。“试一试”则首先要求学生准确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分母,再进行通分,从而进一步掌握通分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最小公倍数这两个知识点的运用,同时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以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基础和重要步骤。
三、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通分的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验证、交流、实践等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掌握通分的定义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
本课的教学主要分为复习导入、新授和练习巩固三个部分。
在复习导入的过程中,对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复习,然后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两个异分母分数转化成指定分母的同分母分数,从而引出通分。
在新授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通分的过程,掌握通分的方法。
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在图中表示通分的结果,让学生直观感受通分的意义。通过找出公分母以及一系列判断题的练习,进一步掌握通分的知识基础,然后再进行通分练习,对所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巩固。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知道通分的概念以及公分母的含义,能将两个异分母分数通过通分转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2.使学生通过经历通分的过程,掌握通分的方法,体会使用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的优点。
3.使学生经历探索、归纳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经历通分学习的过程,掌握通分的方法,能将两个异分母分数通过通分转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教学难点】
使用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进行准确的通分。
【实施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9[ ] 4和6[ ] 12和3[ ] 5和9[ ]
2.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指名回答。
3.使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1
=
1×( )
=
( )
1
=
1×( )
=
( )
3
3×( )
12
4
4×( )
20
5
=
5×( )
=
( )
2
=
2×( )
=
( )
6
6×( )
12
5
5×( )
20
刚才大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组分母不同的分数都改写成了分母相同的分数,接下来请大家试一试,不告诉你分母,你能不能把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改写成分母相同但是大小不变的分数呢?
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4:
把和改写成分母不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学生在练习纸上填一填:
3
=
3×( )
=
( )
4
4×( )
( )
5
=
5×( )
=
( )
6
6×( )
( )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教师选择几种做法(学生可能用12、24等作公分母),展示,揭示课题: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我们看见有的同学选择12作两个分数的分母,也有的同学选择24作两个分数的分母。通分过程中,像这样的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
3.学生讨论交流:上面的题目中,你觉得哪个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4.指名回答:12是两个分数分母(4和6)的什么?你觉得通分中怎样选择公分母?(指出: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5.学生归纳通分的步骤:首先找到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
6.试一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