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说课稿2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生物下册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星期一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学生将通过学习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知识,建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学会评估食物的营养价值,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健康生活方式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食品安全的途径,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健康社会贡献力量。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理解合理营养的概念,包括营养均衡、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例如,通过实例分析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差异。
-重点二: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如食品选购、储存、烹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例如,讲解如何识别食品标签,如何正确储存食物以防止变质。
2.教学难点:
-难点一:营养均衡的实际应用,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饮食中。
例如,设计一个“一周食谱”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符合营养均衡的食谱。
-难点二:食品安全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例如,通过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习如何识别食物中毒的迹象和如何处理食品安全事件。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最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图片、图表和食品安全视频,以便直观展示营养均衡和食品安全知识。
3.实验器材:准备食物样本、显微镜等,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和营养分析实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并布置实验操作台,以支持学生小组合作和实验活动。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营养不均衡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关注。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食物的六大类营养素和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作用。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详细讲解合理营养的概念,包括营养均衡、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如食品选购、储存、烹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举例说明:
-通过具体食谱分析,展示如何实现营养均衡。
-通过食品安全事件的案例分析,说明如何识别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互动探究:
-引导学生讨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如何选择健康食品。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符合营养均衡的食谱。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食品安全检查清单。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超市购买食品,识别和选择健康食品。
-教师指导: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纠正错误的选择和解释。
-引导学生总结食品安全检查的要点。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家庭成员的日常饮食,评估其营养均衡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鼓励学生收集关于食品安全的新闻报道,分享给班级。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食品营养标签解读:介绍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食品添加剂知识:探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合理使用,以及如何识别含有添加剂的食品。
-食品安全法规:简要介绍我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介绍不同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探讨其营养价值和饮食健康习惯。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阅食品营养标签解读的相关资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食品加工厂或超市,实地了解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
-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话题,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健康教育活动,传播营养健康知识。
-鼓励学生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进行营养膳食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状况,提出合理膳食建议。
-建议学生参与烹饪实践,学习制作简单、健康的家常菜,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组织学生参观农业基地或农场,了解食物的来源和生长过程,提高学生对食物的尊重和珍惜。
-鼓励学生撰写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