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深圳特区成立前梧桐山顶远眺深圳;;1976年底,文革结束,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
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一)十一届三中全会;2.召开: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3.内容:
4.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1.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2.表现:
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
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②国家还纠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
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
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意义: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趋于制度化、法律化);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二、改革开放之路: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1.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知识拓展】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总结经验,决定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内容: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②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③所有制形式: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4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开???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开放区。
1988年,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2010年,中央批准在新疆建立喀什经济特区和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四)改革开放成就;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于右任《望大陆》;1982年,中英就香港问题首次会谈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香港回归;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习近平在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时强调;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推动两岸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
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1992年11月,海峡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93年4月,“汪辜会谈”,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2005年4月,国民党领导人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同胡锦涛会谈,这是继重庆谈判以来两党主要领导人的首次会谈。
2008年,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2015年11月,习近平和马英九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和平统一台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