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等腰三角形预先.doc

发布:2017-06-03约6.6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等腰三角形性质预习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及三线合一的性质,并会应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法;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一 、学生看P140---P144并思考一下问题: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等腰三角形中,若出现“三线”中的一线,应该会想到什么?“三线合一”为你解决哪类问题带来方便?(根据垂直可以得出角平分线,中线;等等) 等腰三角形中,“三线”都未出现,为解决问题,该怎么做? 等腰三角形除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你还能总结出什么样的结论?(两腰上的中线相等,两腰上的高线相等,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6.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你能证明上述两个性质吗? 二、自学检测: 1.如图:△ABC中, ⑴若AB=AC,则_______; ⑵若AB=AC, ∠BAD=∠CAD,则 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AB=AC, BD=CD,则_____,______; ⑷若AB=AC, AD⊥BC,则_____,______。 2. 已知:房屋的顶角∠BAC=100度,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檐AB=AC, 求:顶架上∠B, ∠C, ∠BAD, ∠CAD的度数。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⑵△ABC中, AB=AC,则∠B和∠C是什么关系? ⑶等腰△ABC中, AD⊥BC,还有无其它特殊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和中线重合. ( ) 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 ( ) 5、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 ( ) 6、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其余两个角一定是40°. ( ) 、已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它的顶角为30° (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5.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AB=AC,BC边的中点D处有一个重锤,小明将BC边与木条重合,观察此重锤是否通过A点,如通过A点,则是水平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图1 2. 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D是AB的中点,E、F分别在AC、BC上,且ED⊥FD,求证:S四边形CEDF=。 3.等腰三角形顶角为,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是,则与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2.已知:如图,△ABC中,AB=AC,CE⊥AE于E,,E在△ABC外,求证:∠ACE=∠B。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预习案 学习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难点:等腰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的区别。 预习案 学法指导:1、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教材P144-145内容,高效预习,提升逻辑推理能力2、完成教材的问题后完成预习自测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填写到 “我的疑惑”中4、限时完成 一、旧知回顾: 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什么作用? 学习建议:复习上节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8,则周长为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中一边长为6,则另两边分别为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2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 5、如图,在△ABC中,AB=AC, (1)若AD平分∠BAC,那么 、 (2)若BD=CD,那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