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的大豆蛋白与鱼类消化能力和肠道免疫的关系.ppt

发布:2018-10-23约1.38万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豆蛋白与鱼类消化能力和肠道免疫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DIGESTABILITY AND IMMUNITY OF AQUACULTURE 周小秋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四川雅安,625016) ZHOU Xiaoqiu (Animal Nutrition Institute of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 China) 前言 A、鱼粉是鱼类最重要的蛋白来源。 B、鱼粉短缺是饲料工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C、寻找植物蛋白代替鱼粉蛋白是水产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热点。 D、大豆蛋白成为重要的研究焦点。 ——相对较高的可利用蛋白 ——相对价格合理性和供应稳定性 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 A、大豆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对鱼类生产性能的影响。 B、大豆蛋白对鱼类消化能力的影响有一些研究。 C、大豆蛋白对鱼类肠道免疫的关系有少量研究。 一、大豆蛋白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表1 大豆蛋白降低鲤鱼的生长 表2 去皮豆粕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对大西洋鲑鱼和虹鳟生长的影响 表3 豆粕对大口鲶和大菱鲆生长的影响 表4 大豆源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后引起生长下降效应值 小 结 大豆蛋白等量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后引起鱼类生长速度下降。 代替越多生长受阻越严重。 代替后引起的效应值为:每代替10%,生长速度下降4.05-14.28%(平均6.98%) 二、大豆蛋白引起鱼类生长下降与采食量下降有关 表5 大豆蛋白引起鲤鱼采食量(FI)下降 表6 豆粕对大口鲶和四须鲃采食量(FI)的影响 表8 大豆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引起采食量下降的效应值 表7 大豆蛋白使用后鱼类增重鱼采食量的关系 大豆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后引起采食量下降的可能原因 表9 SPI对幼建鲤饲料系数和净蛋白沉积率(PRR)的影响 表10 DSBM对幼建鲤饲料系数和净蛋白沉积率(PRR)的影响 表11 豆粕对大口鲶和中华鲟净蛋白利用率的影响 表12 大豆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引起饲料系数和PRR变化的效应值 表13 大豆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后采食量与营养物质利用率的相关 表14 大豆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后增重和饲料系数的相关 小 结 A、大豆蛋白等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后引起鱼类采食量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下降。 B、大豆蛋白等蛋白代替鱼粉蛋白后引起增重下降与鱼类采食量下降和营养物质率下降呈显著相关。 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引起营养物质利用下降的原因分析 A、鱼类对大豆蛋白源可消化性差 全脂大豆碳水化合物含量 ——寡糖(棉籽三糖、水苏四糖等)10%左右 ——可消化低多糖30%左右。 B、降低了鱼类的消化力 C、氨基酸平衡差 ——对鱼类而言,蛋氨酸是大豆制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三、大豆蛋白与鱼类消化力的关系 (一)大豆蛋白引起鱼类蛋白消化酶分泌能力下降 ——胰脏是主要消化蛋白酶的分泌器官 ——胰脏生长和结构正常与否影响其分泌能力 表15 SPI和DSBM对幼建鲤肝胰脏绝对生长影响 引起鱼肝胰脏生长下降的抗营养因子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A)--------? 大豆球蛋白—— ? 其它抗营养因子——? 表16 TIA对幼建鲤肝胰脏绝对生长影响 TIA对胰脏生长的作用方式 ——组织结构病变------? Cartore等(1997)报道:全脂大豆引起肉芽和肝胰细胞空泡增多 ——代尝性增生------? 表18 TIA对幼建鲤肝胰脏相对生长影响 表18 SPI中的TIA对幼建鲤胰脏中蛋白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表19 DSBM中的TIA对幼建鲤胰脏中蛋白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二)、大豆蛋白中引起消化道酶活力下降 表20 SPI对幼建鲤肠中蛋白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表21 DSBM对幼建鲤肠中蛋白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引起鱼肠道中消化酶下降的因子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A)--------? 大豆球蛋白—— ? 其它抗营养因子——? 表22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对鲑鱼和虹鳟肠道蛋白消化酶的影响 表23 SPI中TIA对幼建鲤肠中蛋白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表24 DSBM中TIA对幼建鲤肠中蛋白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TIA种类作用存在特异性 ——Kunitz-TIA和Bowman-Birt-TIA是已经分离研究较深入的两种大豆蛋白TIA ——Kuntiz-TIA 对黄带魳和东方鲀胰蛋白酶抑制作用强,而对凝乳蛋白酶抑制作用较弱。 ——Bowman-Birt-TIA对两种蛋白酶抑制作用较强。 (三)大豆蛋白引起鱼类肠道生长受阻 (目前这方面研究非常少) 表25 SPI对肠道生长的影响 表26 DSBM对肠道生长的影响 (四)大豆蛋白引起鱼类对肠道结构和肠细胞结构异常 1、大豆蛋白引起肠道皱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