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级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
英语高级写作
(AdvancedEnglishWriting)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24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属性:基础类
开设学期:第2学期
适用专业:外国语言文学:英语;核心
对先修的要求:先修的主要课程为《英语基础写作》,学生须对写作中的技术细节和标点符号的应用、句子写作技巧和段落写作技巧有一定的掌握,具备有效构建英语篇章写作的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思辨意识和问题分析意识。
对后续的支撑:通过对谋篇布局、立意构思、观点论证、思考辨析、范围模仿、修改评阅等写作策略和技能提升,达到用英语运思行文、表情达意的能力,为《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提供支撑。
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性质、目标和任务
《英语高级写作》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开设1个学期,每周2学时,共计24学时,1.5个学分,面向已经掌握英语写作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一年级开设。课程教学内容以基于阅读的写作为主,以围绕社会热点话题进行个人主题开发为目的。课程目标的设定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有机结合,通过高强度的写作训练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家国情怀意识和学术素养。
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本课程贯穿文秋芳提倡的“学用一体”教学理念,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基于项目制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启发式和任务式教学法以及主题写作方法,让学生较为详细地了解英语篇章写作的全过程,掌握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篇章写作技巧,其中涵盖英语常用文体谋篇布局、观点论证、修改评阅等方面的策略和技能,并熟悉遣词造句技巧、词的文体差异等。学生在积累英语写作专业知识、获得扎实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同时,能有效通过写作方式进行深度、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能对概念、证据、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阐述、分析、评价与解释,并自觉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调整思维视角;能具备时间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规划和完成个人任务和团队任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篇章写作过程、不同文体篇章写作的策略和技巧、遣词造句技巧等;
2.实验技能方面:无
三、课程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程借助文秋芳提倡的“学用一体”理念,将写作活动作为驱动手段和教学目标,将写作前的阅读和讨论等输入活动作为促成手段,将“学”与“用”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英文篇章写作能力、用写作方式进行深度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通过主题写作方法,启发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分析,联系自身进行个性化写作,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缘事析理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写作专业能力以及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
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具备基本的资料查询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
4
2
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和探索精神,能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
6
3
使学生能具有跨文化包容性和批判性意识,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有效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
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写作实践活动,掌握写作技能,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并高效管理时间,规划和完成任务;
学生能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8
9
10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24学时)
Unit1AnoverviewoftheWritingProcess
学时数:2
教学目标:从选题、立意、构思到写作、修改、编辑,较为详细讲解英语篇章写作的过程,以帮助学生突破英语写作障碍,为篇章写作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写作前的选题、立意、构思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英语篇章写作的类型。
理解:改写与校订的不同。
掌握:选题、立意、构思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熟练掌握:英语篇章写作的全过程:写前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改写阶段。
教学组织与实施:采用互动式、任务式教学法,组织小组活动,开展组内问卷调查以及组间访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英语篇章写作过程的认知程度,并从中识别相关概念误区。
Unit2Prewriting:assessingthepurposeandaudience
学时数: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写作前的具体准备工作涉及选定话题、确定写作目的、做好读者分析、确定文章语气和确定写作视角。
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确定写作目的、做好读者分析、确定文章语气、确立写作视角。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话题的不同类型。
理解:英语写作目的及文章语气的分类。
掌握:做好读者分析的常用问题。
熟练掌握:不同写作视角与不同文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组织与实施:导入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