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四周教案(21、22、23)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单元备课
单 元第七单元内 容
主 题人与动物主备教师李学兰主
要
内
容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习作”,一个“回顾·拓展”。其中《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是精读课文,《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是略读课文。
教
学
目
标1.学会写19个生字及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3.学习作者将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4.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5.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6.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让心灵受到震撼。
教学重
难点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让心灵受到震撼。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教学中让学生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感悟。总课
时数11课时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
集体
备课成员李清林 郑文新 侯晓娟 李学兰
刘耀 李慧香 周月红 尚艳萍单 元第七单元上课人尚艳萍课型多媒体课 上课时间 2013年12月9--10日课题21、老人与海鸥教学内容114---11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过程与
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教学重难点 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教学方法引导法、启发法、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探究、交流相结合。教具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本课总课时数2课时本节课是第几课时第一课时导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练习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什么样的?
2.请大家展示您搜集到海鸥的图片,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
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
2.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个小组问的好,答的好。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刚才大家认真阅读了课文,并进行了讨论,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2.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
3.你认为哪些段落写的好,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
4.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四、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
3.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
4.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老人是如何喂海鸥的?
6.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一说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新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而导入,温故而知新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3.说说课文写作顺序和重点。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②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
(3)、老人为什么说海鸥讲情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亲情来。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过渡: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2.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
3.指导学生反复地、深情地地朗读这段话。
四、拓展延伸练,体验升华情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一群海鸥中的“独脚”、或是“灰头”、“老沙”、“红嘴”、“公主”……,你会怎样向老人说?
五、总结话和谐,激发和谐情
1.我们回头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写具体的,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的好,谈谈自己的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