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ocial psychology 01绪论.ppt

发布:2015-07-20约4.87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 主讲人:冯大彪 内蒙古科技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第一章 绪论 学术研究 1、《从类哲学看西方心理学的人性观》发表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代教学的启示》发表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高等教育版)2006年第9期。 3、《罗洛·梅的存在心理治疗之述评》发表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学术研究 4、《从类哲学看心理学的分裂与统一》发表在《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5、《从类哲学看西方心理学的价值观》发表在《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学术研究 6、《先秦儒家的人格思想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发表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 7、《儒家内省对当代心理学的启示》发表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录入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年。 学术研究 8、《新心性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变革》发表在《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9、《内隐学习与学习理论的变革》发表在《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0、《现代科学观的哲学反思与理论重构》发表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 期。 11、硕士毕业论文:《理论前提的批判与重构——现代西方心理学人性观的哲学反思》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定义分析 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 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水平的研究 团体水平的研究 集合水平的研究 三、社会心理学的三种倾向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对象、范围:普通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形成的一般形式、过程及一般规律;而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在社会中的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 角度与侧重:普通心理学注重研究一般形成过程、条件、机制;而社会心理学注重社会环境中的地位、角色和影响。 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学强调实验室法;社会心理学则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多种研究方法。 二、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对象、范围:社会学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全部事实及其本质、结构及各现象之间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及群体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一些社会知觉、态度、情绪变化,仅是社会生活中的部分事实。 角度与侧重:社会学侧重宏观分析,探讨一个问题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等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侧重微观分析,注重一个问题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研究方法:社会学侧重社会调查,而社会心理学有多种研究方法。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两种研究取向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档案法 档案法是根据一定目的,收集大量现存资料,通过分析,找出社会心理现象的规律的方法。 优点: 不引人注目、非觉察的、非反应性的,排除了特殊反应 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 缺点: 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 量大、耗时 有赖于分析者的抽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 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2.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个别谈话、座谈、问卷等形式,了解个人各种情况的方法。 优点: 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 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 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 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3.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动态现象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细致的现场观察了解的方法。 优点: 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 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能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缺点: 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庄子的观察法 “凡人心险于山川(1),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2)。故有貌愿而益(3),有长若不肖(4),有顺懁xuān而达(5),有坚而缦(6),有缓而钎(7)。故其就义若渴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