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护理配合.doc
尿毒症患者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尿毒症患者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有30例尿毒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情况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30例病例病情均明显改善和好转。结论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除了手术治疗,还需要配合手术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标签:尿毒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护理配合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肿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素(PTH)合成与分泌过多,通过其对骨与肾的作用,导致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肾结石、消化性溃疡、精神改变与广泛的骨吸收[1]。临床上主要以尿毒症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较为常见。我院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有30例尿毒症患者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尿毒症患者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39岁,平均手术时间90min,平均术中失血30ml。
2护理配合
2.1巡回护士的护理配合
2.1.1术前访视巡回护士术前1d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告知患者禁食、禁饮等,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紧张情绪,取得患者信任并使之主动配合[2]。
2.1.2建立静脉通道患者进入手术后,巡回护士在患者的下肢建立静脉通道,这样有利于麻醉医生静脉给药和巡回护士术中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
2.1.3配合麻醉医生麻醉在麻醉之前,巡回护士应该准备好吸引器,并置于床头方便麻醉医生拿取处。由于患者有骨质疏松,有骨折的风险,在麻醉之前巡回护士应妥善固定好患者的双上肢和双下肢,以免患者坠床发生骨折。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协助麻醉医生静脉全麻。
2.1.4协助手术医生摆体位该手术体位为颈伸仰卧位,巡回护士准备好体位物品,包括中棉枕、薄棉枕、颈枕。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抬起患者上半身,巡回护士将中棉枕置于患者肩背部,上缘与肩齐平,然后在颈部放置颈枕,在头下放薄棉枕,避免患者的头部悬空,同时在头两侧放置小沙袋,防止患者头部在术中移动。
2.1.5术前准备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清点手术用物包括器械、一次性物品、缝针等。巡回护士术前在患者的大腿处粘贴好负极板,并连接好吸引管、电刀,并将电刀的功率调至25W,术中根据主刀医生的手术情况调节电刀功率的大小。
2.1.6手术护理手术开始后巡回护士添加0.9%氯化钠溶液。巡回护士提前与病理科和保障中心联系,在标本切下来后由洗手护士交给巡回护士放入标本袋中,巡回护士与主刀医生核对标本名称,送入病理科。关闭体腔前,手术结束前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再次清点手术用物,以免手术用物遗留在患者体腔内。
2.2洗手护士的护理配合
2.2.1术前准备洗手护士术前1d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并准备好手术用物包括无菌手术敷料包、器械等。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手术用物,包括器械、一次性物品、缝针等;协助手术医生铺好无菌单。
2.2.2术中手术配合
2.2.2.1切开皮肤洗手护士递15号刀片,2张纱布垫给主刀医生,主刀医生用15号刀片切开皮肤,用电刀止血。
2.2.2.2逐渐暴露甲状旁腺洗手护士递5寸钳给手术医生,手术医生沿颈白线切开颈前肌,暴露甲状腺,洗手护士递甲状腺拉钩和小开腹拉钩给助手,显露甲状旁腺。上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腺叶后面靠近内侧,环状软骨水平,近喉返神经入喉处。下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腺叶后面靠外侧,近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相交水平处。显露甲状旁腺后切除4个甲状旁腺,递1号丝線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和下动脉。
2.2.2.3保留部分甲状旁腺洗手提前在小弯盘内倒入0.9%氯化钠溶液,并在小弯盘内放入打开的小纱布,将切下来的4个甲状旁腺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放在弯盘内。主刀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切下其中一个甲状旁腺的一部分放在0.9%的氯化钠溶液中留作移植用,剩下的甲状旁腺和其它三个完整的甲状旁腺则送术中冰冻明确是否为甲状旁腺。
2.2.2.4移植甲状旁腺术中冰冻回来以后,明确送检组织为甲状旁腺,主刀医生将保留的甲状旁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10号刀片切成小颗粒依次放入胸锁乳突肌内,用5×14小圆针和1号线缝合胸锁乳突肌。另一部分则用剪刀剪成糊状放入20号空针内,加入2ml0.9%氯化钠溶液待手术结束后肌肉注射到上臂三角肌内。
2.2.2.5关闭手术切口洗手护士递3/0可吸收缝线缝合颈前肌和皮下,4/0可吸收缝线缝合皮内。在体腔关闭前,手术结束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清点手术器械及一次性用物,严防手术异物遗留。
3讨论
对于尿毒症患者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护理,巡回护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