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清新空气是个宝(说课稿)-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docx
10清新空气是个宝(说课稿)-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清新空气的重要性,了解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自觉参与到保护清新空气的行动中来。
解决办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在讲解保护清新空气的方法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环保。此外,开展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系统介绍清新空气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运用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体验空气质量检测,增强直观感受。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空气污染与清新空气的对比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运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问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用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有多重要吗?”
-展示一张清晰的蓝天和一张被污染的天空图片,让学生对比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清新空气是个宝》。
2.讲授新知(20分钟)
-介绍清新空气的概念,以及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使用PPT展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生活燃烧等。
-讲解保护清新空气的方法,如减少污染排放、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
-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清新空气保护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在家庭、学校、社区中可以采取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清新空气。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清新空气的重要性。
-总结保护清新空气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如何在家中或学校为保护清新空气做出贡献。
-强调作业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空气质量指数(AQI)的介绍,包括AQI的计算方式、不同级别对应的健康影响和建议措施。
-介绍几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如PM2.5、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介绍国内外在空气净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成功案例,如使用植物墙、城市绿化、清洁能源的推广等。
-环保法律法规的简要介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介绍几个环保节日,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以及这些节日的由来和意义。
-提供一些环保组织的介绍,如绿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它们在环保事业上所做的工作。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并学习空气质量指数(AQI)的相关资料,了解如何通过AQI来判断空气质量,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空气质量级别下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让学生调查本地区的空气质量情况,通过访问环保局网站或使用相关APP获取数据,分析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撰写调查报告。
-建议学生了解并关注环保法律法规,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知道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环境。
-鼓励学生在环保节日当天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增强他们的环保实践能力。
-提议学生了解和关注环保组织的动态,了解这些组织在环保事业上的贡献,激发他们参与环保活动的兴趣。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种植绿色植物,通过实践了解植物对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
-建议学生阅读环保主题的书籍和文章,增加他们的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如制作简易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实验了解空气净化原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了《清新空气是个宝》这一课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活动,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尤其是在讨论环节,大家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表明学生们对清新空气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愿意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授新知环节,部分学生对空气污染物的具体危害和防治措施的理解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时没有充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