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8
第三节防灾减灾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达标
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结合材料,相识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阐述面临自然灾难时宜实行的应对措施。(地理实践力)
自主学习·必备学问
基础预习
一、防灾减灾手段
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以①防为主,②防抗救相结合”。
2.防灾减灾手段
(1)灾难监测:通过自然灾难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难的③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④动态监测。
(2)灾难防卫:一方面修建⑤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⑥减灾教化。
(3)灾难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难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依据国家有关自然灾难的应急预案,调动⑦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⑧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快乐理救济。
(4)灾后复原:灾后要尽快复原灾区群众的⑨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⑩复原和发展。
二、自救与互救
1.灾前准备: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途和旁边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常常参与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2.灾中救助: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命。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刚好、有序地撤到平安地带。如遭受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3.灾后自我爱护:例如,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运用。再如,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行马上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急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准备。
自我诊断
1.推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地震等地质灾难发生时要留意收听地震预报。()
(2)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自我爱护和灾后救助三个方面。()
答案:(1)×
解析:(1)目前人类的技术手段还无法预报地震。
答案:(2)×
解析:(2)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爱护三个方面。
2.将下列防灾减灾措施填到对应横线上。
①修建水库②加强灾难预警③制定防灾减灾法律法规
④营造防护林工程⑤加固堤坝⑥加强防灾减灾教化
(1)工程性措施:。
(2)非工程性措施:。
答案:(1)①④⑤
(2)②③⑥
互动探究·关键实力
探究主题防灾减灾
探究活动一防灾预警
1.阅读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北京市气象局等部门于2024年8月11日12时联合发布地质灾难黄色预警:“将来3天,北京市山区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难的风险较高,请留意防范。”
2024年8月5—15日北京地区天气预报表
日期
雷阵雨
雷阵雨转中雨
雷阵雨转小雨
多云
8月5—6日
√
8月7—8日
√
8月9日
√
8月10—12日
√
8月13—15日
√
图1北京地形图
图2北京行政区划图
(1)结合图1和图2,说出北京最有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的地区。
(2)结合上述内容,分析北京市发布此次地质灾难黄色预警的主要依据。
答案:(1)西部、北部的山地(中山);集中在怀柔区、延庆区、门头沟区和房山区。
(2)山地地势起伏大;前期降水较多,土壤含水量大;8月11—15日,北京降水量大(多日连续降水),易诱发泥石流等灾难。
探究活动二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2.阅读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24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39千米,震源位于地下55千米。
(1)在地震多发区,应以什么为单位进行防震准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假如地震时,你正在家中,应当怎样避震?
(3)假如地震后,你被压埋在废墟中,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获得生存的机会?
答案:(1)在地震多发区,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防震准备。内容主要包括让每一位家庭成员树立防震意识,清晰地震时逃命的途径,驾驭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2)假如在平房或一楼,应选择快速跑出室内,跑到较为空旷的地带避震。其他状况应以就地躲避为主,假如在现代高层建筑内,可以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地方。
(3)要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的危急,可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尽快想方法摆脱逆境。假如只能留在原地等待救援,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削减体力消耗,找寻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并想方法与外面的救援人员取得联系。在此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志气和坚韧的毅力。
知能整合
一、工程性防卫和非工程性防卫的区分与联系
1.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