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力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试 点 方 案
二○一一年二月
目 录
1. 专业基本情况 1
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2
2.1以我校汽车行业特色和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为基础 2
2.2以工程力学专业的深厚沉淀和雄厚实力为基础 3
3. 试点规模及学制 9
4.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11
5. 本科阶段培养方案 11
5.1 培养目标和要求 11
5.2 培养模式 12
5.3 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13
5.4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 13
6.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7
6.1 组织保障 17
6.2 条件保障 19
6.3 健全校内质量监控体系,落实教学过程监控 20
6.4 规范管理,建立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企业实践质量 21
6.5 建立学院与企业定期沟通的协商机制 23
7.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23
7.1 工程力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 23
7.2 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 24
7.3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的研究 25
附件1 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 27
附件2 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企业阶段培养方案 33
附件3 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6
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除本科专业外,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2.1以我校汽车行业特色和车辆工程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为基础
汽车产业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牵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市场需求的巨大拉动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植下,我国汽车产业近些年来一直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但是,相对欧美日等汽车工业先进国家而言,我国汽车产业在产品自主研发、形成自主品牌的能力、支撑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我国汽车产业要想缩小差距,改变目前“大而不强”的产业面貌,最终形成竞争优势,实现对欧美日汽车产业的超越,迫切需要人数较多的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个传统特色专业,由于专业在国内具有悠久历史,为我国汽车及相关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已成为湖北省乃至黄河以南地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训基地。汽车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三大行业特色之一,长期以来,我校与汽车行业的联系十分密切,行业企业对学校的办学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反过来学校也成为为行业企业输送科技成果、工程技术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源地。因此,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于2009年获批第一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汽车产品的问世需要进行大量的有限元分析模拟,从零部件到整车,从固体到流体和传热,从静态力学特性到动态、碰撞、疲劳、断裂和可靠性,从传统材料到复合材料在汽车零部件的应用,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的应用,从设计过程到零部件的制造、整车的组装过程,等等。同时,汽车零部件和整车的力学性能的测试也非常重要,包括静态应力应变、动态和冲击特性、动平衡、振动和噪声、疲劳、新材料应用的力学行为,等等。有限元分析模拟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正是工程力学专业学生的特长所在,与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能优势互补,本专业将借助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试点,在人才培养上,培养具备扎实的有限元分析模拟和力学实验测试能力,能够有效配合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开展汽车科学研究和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品设计开发、试验、制造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2.2以工程力学专业的深厚沉淀和雄厚实力为基础
2.2.1 学科(专业)实力较强
本学科力学专家王龙甫的创立并发展壮大的力学力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功能材料向高效能、高可靠性、高灵敏度、智能化和功能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结构材料呈现出复合化、高韧性、高比强、耐磨损、抗腐蚀、耐高温、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趋势。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给力学学科提出了一系列的崭新课题。我校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结合国防、航空航天、土木、汽车与能源等工程领域中的几类重要新型材料,集中了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较强的学术队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且有一定影响的“新型材料力学”研究方向。以汽车、化工、国防等工业为应用背景,致力于重点包括:成型力学理论;复合材料液体成型与预浸料成型的数值模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合材料模塑成型
2.2.2 学科(专业)培养条件优越,办学效果和声誉良好
武汉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力学系是安世亚太(ANSYS-CHINA)公司授权的技术支持中心和软件培训中心,目的旨在加强ANSYS软件在华中地区通用机械、土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推广与服务,我单位拥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