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试 点 方 案
二○○九年十二月
目 录
1. 专业基本情况 1
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1
2.1 专业团队 1
2.2 课程建设 1
2.3 实践基地 2
2.4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3
3.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3
4. 试点规模及培养模式 3
5.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附协议) 4
6. 本科阶段培养方案 4
6.1 培养目标 4
6.2 专业培养标准 5
6.3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 11
6.4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见7) 15
6.5 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15
7.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18
7.1 培养目标 18
7.2 培养标准 18
7.3 培养计划 24
7.3.1 课程(7学分) 24
7.3.2实习(20周,20学分) 24
7.3.3 毕业设计:(18周,18学分,可结合就业工作分散进行) 25
7.4 实施企业 26
7.4.1 工程实践条件 26
7.4.2师资配备 26
8. 硕士阶段培养方案 26
8.1 培养目标和要求 26
8.1.1 培养目标 26
8.1.2 培养标准 27
8.2 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 27
8.2.1 学习年限 27
8.2.2 培养方式 27
8.3 学习要求与课程设置 27
8.3.1 学分要求 27
8.3.2 教学要求 28
8.3.3 企业顶岗工作时的要求 28
8.3.4 课程设置 28
8.4 学位论文 29
8.4.1 学位论文要求 29
8.4.2 学位论文评审 30
9.政策措施与质量保障 30
9.1 组织管理 30
9.2 经费保障 31
9.3 毕业标准 31
9.4 提高教师工程能力的措施 31
9.5 教师评聘与考核 32
9.6 专业课程教师安排计划 32
9.7 质量保障 32
9.7.1 校内学习阶段质量保障 33
9.7.2 校内学习阶段监控体系 33
9.7.3 企业学习阶段质量保障 34
9.7.4 企业学习阶段监控措施 34
9.8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35
9.8.1 日常生活 35
9.8.2 资助工作和突发事件 35
9.8.3 党团建设和社团活动 35
9.8.4 安全与责任 35
10. 附件(与企业签订的协议复印件) 36
附件1: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设备制造厂协议书 36
附件2: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协议书 36
附件3:武汉东洋樱花电器有限公司协议书 36
附件4: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协议书 36
附件5: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协议书 36
附件6:三环集团黄石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协议书 36
附件7:柳州微型汽车厂协议书 36
附件8:长沙汽车电器厂协议书 36
附件9:东风汽车公司商有车发动机厂协议书 36
附件10: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协议书 36
2008年9月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该专业具有强势学科支撑,2001年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并获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被批准为湖北省特色学科;机械工程学科被批准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特种机械装备与物流技术”学科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6年通过国家组织的验收。
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2.1 专业团队
本专业教学团队共有40人,由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8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2009年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获湖北省省级教学团队称号。
2.2 课程建设
建设了测试技术和金属工艺学2门国家精品课程;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数控技术6门湖北省精品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门校精品课程。
构建了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数控技术等14门课程组成的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2.3 实践基地
现有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湖北省数字制造重点实验室等校内实践基地;有10个以协议形式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个校企合作技能培训基地;1个校企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基地。这些校内和校外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支撑体系。
(1)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
该中心是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总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拥有车、钳、铣、刨、铸、锻、焊、数控技术等金工实习及综合工程训练的设备和系统623台(套),已经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四大实
显示全部